早春养生早春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8日 点击:[22]人次
早春养生早春
怎么做到早春养生,中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头部及上半身位置属阳,对风寒之邪的抵御能力较强,不需要作为“捂”的重点。而下半身位置属阴,对风寒的抵御能力较差,也就成为捂的重点,尤其是人的双脚更应捂。因此,“春捂”应重点做好双脚和腿部保暖,厚裤和厚袜不可过早减去,并常用热水烫脚,睡觉时下半身盖厚一点。“春捂”要“下厚上薄”还因为寒气大都是由下而上侵入体内,尤其是爱美女性,不要过早地换上轻薄的裙装,否则裸露的脚趾、踝关节、膝关节易感到下肢酸胀、沉重、关节僵直、走路酸痛等,严重的还可致关节病、心血管疾病和各种妇科病等。
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此外,“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者才能适应,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尽管已经入春,气温还是忽上忽下,忽冷忽热让人不知该怎么穿衣服。民间有句谚语“春捂秋冻”,所谓“春捂”是指立春以后,不要着急忙慌地脱掉厚厚的冬装换上轻盈薄透的春装。人体经过寒冬之后,在冬天厚衣服的保护下,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整个血液循环相对缓慢,抗病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在早春不应匆忙脱衣,要根据天气的变化,一件一件地减,这才符合养生之道。不过,这“春捂”到底应该怎么“捂”?又该“捂”到什么程度都是有讲究的。
冠心病人多喝“安心”茶
初春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常使冠心病患者病情加重或恶化。专家建议冠心病患者不妨自己调配两杯“安心茶”。
第一杯洋参五味茶
作用:定心神、止心痛、益气除烦之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之心烦失眠、健忘多梦、夜间盗汗、心悸气短、倦怠懒言等症。
冲泡方法:西洋参3克、五味子5克、丹参5克、田七2克、郁金5克。将上述药物捣烂切细,用开水冲泡两分钟后即可代茶饮服,每日上午和晚上各服1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