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牙齿矫正的最佳年龄牙齿矫正大副作用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08日 点击:[25]人次
做牙齿矫正的最佳年龄 牙齿矫正4大副作用
一、做牙齿矫正的最佳年龄
现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进步,我们对于自己的不满意的部位都能做相应的整形,而牙齿矫正也是许多对于自己牙齿不是很满意的人选择的方式,但是做牙齿矫正的最佳年龄是什么时候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1、乳牙期
出现乳牙排列不齐或牙列反和开就应该得到早期矫正,治疗的年龄是3~6岁左右,此时患儿的恒牙还没有萌出,乳牙的牙根还没有吸收,较稳固,可以通过戴用口腔内活动矫正器进行矫治,疗程约6个月左右,早期治疗对患儿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是大有益处的。如果不能及时矫正,在这一快速生长期内就有可能加重畸形。
2、混合牙期
大约是在7~11岁,此时新生恒牙开始萌出,牙齿生长很快,咬合不稳定,是牙齿畸形的多发期。主要原因是乳牙早失,导致牙弓长度减少,进而引起牙齿排列不下,这类患儿应做间隙保持器;乳牙早失使间隙关闭,导致恒牙没有足够萌出空间引起牙齿畸形,要通过矫正器恢复间隙;不良口腔习惯或嗜好导致的牙齿畸形,在克服、改变不良习惯的同时根据不同情况,不同程度可以从轻至重分别采用活动或固定矫治器,甚至配合口外整形力来纠正牙列。
3、恒牙期:
乳牙已全部换完,第二颗大牙和第三颗大牙萌出时为又一个快速生长期,一般为12~18岁左右,这时牙齿畸形的诊断比较明确,在此快速生长期内矫正,速度快而且矫正效果稳定。
二、牙齿矫正常见的方法
1、固定矫治器
是将托槽、带环等装置用黏结剂粘固于牙面上,患者自己不能摘戴,只有医生用专业器械取下。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矫治效能较高的矫治器。有唇侧矫治器和舌侧矫治器之分。
2、活动矫治器
附于牙或粘膜上,病人自己可随意摘戴,一般常用于乳牙和替牙期的比较简单的错牙合畸形的矫正。
3、隐形矫治器
是根据患者牙列形态开展个性化设计,通过计算机三维图像技术模拟牙齿移动,应用数字化成型技术生产的多副由弹性透明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矫治器。患者可以自行摘戴,矫治几乎在无人察觉中完成,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交。但价格较贵,且适应证有限,复杂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无法完成。
4、功能轿治器
主要用于替牙期或者刚刚换完牙还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儿童,利用咀嚼肌或口周肌的功能作用力引导颌骨生长而矫正轻中度功能性及骨性错牙合畸形。
5、正颌外科
严重的骨性畸形,如上颌骨前突、上颌骨发育不足、下颌前突、下颌后缩等,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单纯正畸治疗是无法较好改善患者面型的。
三、矫正牙齿后要怎么正确护理
1、不吃骨类、硬壳食物
在牙齿矫正期间,除了遵守医生的指示外,还要小心护理牙齿上的矫正器。首先应该避免吃质地较硬的食物,比如:骨类食物、蟹、坚果类等。还要避免吃大块的食物,比如要把苹果切成小块才吃,这样可以防止因饮食不当而导致矫正器的附件松脱,从而使得整个矫治的过程能顺利完成。
2、可用水或茶水餐后漱口
在人体口腔中有正常的寄生菌,空气中也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口腔经常与外界“接触”。因此,口腔内有很多正常的致病细菌存在。当牙齿戴上矫正器后,则会妨碍刷牙。如果牙齿刷得不好,牙齿间残留有食物,则细菌大量繁殖,会造成龋齿或牙周组织炎症,破坏整个疗程。因此,护理牙齿的最理想的方法当然是能够每餐饭后都刷牙。如果餐后刷牙不方便,可用水或茶水漱口。
3、儿童矫正牙齿少吃零食
儿童矫正牙齿时,除了上述要注意的事项外,还要减少吃零食和糖果的数量,尤其是口香糖。因为口香糖黏着于矫正器上,难以清除。在青少年矫治牙齿的过程中,父母要特别注意督促孩子遵守医生的嘱咐,比如:定期到医院检查、更换钢丝、戴橡皮圈等。否则,矫正的过程延长,同时也不能达到理想的矫正效果。
四、牙齿矫正4大副作用
1、对牙髓的影响
在矫正初期,表现为患者在头几天内有疼痛或不适的感觉,但这不影响牙髓的活力。
2、对牙根的影响
在矫正牙齿移动过程中,牙根表面也发生着吸收、增生等重建活动,正畸治疗停止后,牙根凭着自身的修复能力而恢复正常。牙根结构的小量丧失不会影响牙齿的功能,但如果正畸力过大会增加牙根吸收的危险性。
3、对牙槽骨高度的影响
牙槽骨高度与牙周的健康情况密切相关。戴用固定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口腔卫生不容易保持,增加了患牙龈炎的机会,牙龈炎对牙槽骨高度有一定影响。如果口腔卫生保持得好,对牙槽骨的影响不大。
4、牙齿松动度增加
正常情况下,牙齿有一定的可动度,以便能缓冲咀嚼压力,防止牙齿和牙周发生创伤。在正畸治疗时,牙齿的松动度有轻度增加,应该说是正常反应。牙齿停止移动后,牙齿能够依靠自身修复来改善牙齿的松动度,而不会发生永久性损伤。但是正畸加力越大,牙齿松动度也越大,如果发现牙齿有太大的松动度,应停止加力,让其恢复一段时间后再继续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