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线束颜色用什么字母代替汽车线束的颜色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9日 点击:[24]人次
汽车线束颜色用什么字母代替(汽车线束的颜色)
1.汽车[我国国家最新标准《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 3730.1—2001)中对汽车有如下定义: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特殊用途。]线束[线束(circuit group)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颜色用什么字母代替
汽车线束颜色英文缩写分别是:BLK黑色、GRN浅绿、BLU蓝色、ORG橙色、PNK粉红、CLR透明、PPL紫色等。
汽车线束内的电线常用规格有标称截面积[截面(英语:Cross section)为一几何学名词,是指一三维空间下的物体和一平面相交所产生交集。]0.5、0.75、1.0、1.5、2.0、2.5、4.0、6.0等平方毫米[平方毫米(符号为mm2 ),是面积的公制单位(SI Unit),其定义是边长为1毫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的电线(日系车中常用的标称截面积为0.5、0.85、1.25、2.0、2.5、4.0、6.0等平方毫米),各自都有允许负载电流值,配用于不同功率用电设备的导线。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线束布置应沿边、沿槽(车身上设计的走线槽),避免线束直接承受压力。驾驶室内不得有线束外露,在可以观察到线束的位置,如机舱部位,设置醒目的吸引点或醒目的颜色,在此安装的线束不突出、不显眼。
2、排列方式在投影方向上,按横平竖直的棋盘式排列,避免斜线布置,与管路的间隙均匀,与周围零部件的间隙合理。
3、根据线束的走向、车身的具体形状设置固定点[简介固定点:Fix 特点相关词条固定钳 ?? 固定器??? 固定水流参考资料-gudingdian],在没有支点的直线距离上两固定点间距一般不大于300mm,在钝角拐点位置可布置一个固定点,在直角拐点需布置两个固定点,锐角拐点在线束中避免出现。
4、按照线束的尺寸选择固定卡扣、并在线束上标明卡扣固定点。满足承受线束重量的需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汽车线束
2.汽车上的线有多少种颜色
这个问题很难说。每种车型的线色都是不一样的。就拿搭铁线来说吧,大众车系的搭铁线为棕色,丰田车系为白色有黑道,国产大部分车型都为黑色。其它控制线也是如此不能一一举例,总之汽车电线的颜色有很多,检测时线色只是能帮助修理工知道这个颜色的电线是不是[词语解释 是不是(shì bú shì) 1表询问,征求意见。]一根线,至于他是管什么的只有在检查之后才能知道。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连接器,即CONNECTOR。])与电线电缆[电线电缆用以传输电(磁)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不善于传导电流的物质称为绝缘体(Insulator),绝缘体又称为电介质。]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车身线束连接整个车身,大体形状呈H形。
3.汽车线材颜色分类
你可以在这些标准中学习了解:JIS C 3406 低压汽车电线JASO D 608 耐热低压汽车电线JASO D 611 薄壁低压汽车电线ISO 6722/1 公路车辆用非屏蔽型低压电线 第一部分:一般要求和试验方法。
ISO 6722/2 公路车辆用非屏蔽型低压电线 第二部分:电线分类应用试验及特殊要求。ISO 6722/3 公路车辆用非屏蔽型低压电线 第三部分:导体尺寸及参数。
这个肯定有一个规定的标准,但又不是,每辆车都一样,但是基本的线材颜色设置都差不多。一般电源线是红色,搭铁线是棕色,那么其他的线是什么颜色呢,仔细观察汽车线束,会发现其中有许多的线是双色的,这些线是根据主色和副色相搭配的,主要是为了维修方便,所以这么设置。
4.在汽车电气线路中,电线颜色代表什么
1
电气装置接地线
黑
B
2
点火、起动系统
白
W
3
电源系统
红
R
4
灯光信号系统(包括转向指示灯)
绿
G
5
防空灯系统及车身内部照明系统
黄
Y
6
仪表及报警指示系统和喇叭系统
棕
Br
7
前照灯、雾灯等外部灯光照明系统
蓝
BL
8
各种辅助电动机及电气操纵系统
灰
Gr
9
收放音机、电子钟、点烟器等辅助装置系统
紫
V
5.汽车线束的测试标准有哪些
汽车线束的测试标准标准主要是QC/T29106《汽车低压电线束技术条件》及各企业的企标。
试验度项目大概有:检验端子与导内线或导线接点的压接品质、接点的防水性能容、线束的耐高低温及湿热性能、耐盐雾性能及耐振动性能。
扩展资料:
汽车线束检测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