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雷雨多三类病人需谨慎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6日 点击:[23]人次
夏季雷雨多 三类病人需谨慎
高温、闷热、潮湿是夏季的症候,专家提醒,在这种特殊天气里,心血管病、哮喘、癫痫患者更应做好预防措施,避免诱发疾病的发作。
心血管病患者
医疗气象学研究发现,低气压会引起心脏病发作。低气压最集中的日子就是夏天的雷雨季节。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总有一段时间让人感到特别闷热潮湿。此时,空气湿度大、对流不通畅,心血管病患者会感觉特别“憋气”,会出现胸闷和气促的现象。
由于雷雨频繁,这段时间来就诊的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明显增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天气潮湿闷热、气压急剧波动时,会引发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因而容易导致心梗、心衰、心绞痛的发生。
专家提醒,夏季炎热(尤其是雷雨前闷热)会令人睡不安稳,以至于血压也不稳定,第二天出现头晕、心慌。所以,在这种天气里,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日常保健,出现不适时,及时就医。
1、避免暴晒。在雷雨过后,太阳往往特别毒,每天中午的气温高达34℃-35℃,在这样的烈日下,很容易让人血压骤升。冯主任认为,高血压患者最好避免在正午时分在烈日下暴晒,不然很容易引起心梗、中风的发生。
2、室内外温差别太大。当你满身大汗从大街上回到家里的时候,千万别立即进入空调房。冯主任说,患高血压的人群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本身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就比较差,当室内外温差较大的时候,也容易使血压飙升。
3、避免淋雨感冒。感冒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大事,可对于老年人(尤其是心脏病患者)来说,则是个危险的信号。感冒后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容易乘虚而入,若不及时治疗,往往容易引发或加重心脏病。同时,感冒也是心梗急性发作、肺心病发生心衰或合并感染的重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