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检测系统

淝水之战最后是什么结果前秦失败是哪些原因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点击:[23]人次

淝水之战最后是什么结果?前秦失败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东晋太元八年(383年)十一月,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完败前秦,“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前秦王苻坚先后征调步骑112万南下攻打东晋,东晋则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统率八万北府兵前往迎战。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如此悬殊的兵力配置,此战竟然最终以前秦的战败而结束。那么,前秦到底为何会遭受惨败呢?北府兵的战斗力真的如此强悍吗?

苻坚一统北方后挥兵南下,谢玄统率北府兵大败前秦

“永嘉之乱”后西晋灭亡,西晋宗室琅琊王司马睿则于太兴元年(318年)在建康称帝,延续晋朝统治,史称东晋。而北方则陷入长期的战乱之中,直到由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先后灭掉燕、代、前凉等国,并攻占东晋梁、益二州,北方这才进入短暂统一时期。

“淝水之战”前形势

东晋太元三年(前秦建元十四年,378年)二月,前秦天王苻坚派正南大将军符丕率领步骑八万进犯襄阳,同时令荆州刺史扬杨、征虏将军石越率兵一万兵出鲁阳关,京兆尹慕容垂、扬武将军姚苌则率兵五万兵出南乡,领军将军苟池、右将军毛当、强弩将军王显率兵四万兵出武当,合力围攻襄阳。前秦与东晋的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面对前秦大军,梁州刺史朱序疏于防备,襄阳于次年二月被攻陷。之后,苻坚又派彭超围攻彭城,淮南之战爆发,然而由于谢安准备充分,再加上谢玄率五万北府军来援,结果前秦军队死战四败。与此同时,由于前秦内部生乱,双方就此罢兵,但前秦仍然对东晋保持着军事压力。

东晋太元八年(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五月,驻守长江上游的桓冲率兵十万伐秦,意图牵制前秦兵力,减轻长江下游压力,苻坚派苻睿、慕容垂、姚苌和慕容暐等人迎战,自己则亲率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以弟弟融为先锋,于同年八月大举南下。谢安临危受命,以谢石为前线大都督,谢玄为先锋,并谢琰、桓伊等人,领八万兵马,分三路迎击前秦军。

3、前期轻敌狂妄,后期草木皆兵。苻坚对于内部的问题其实也并非没有意识到,但他却寄希望于“有众百万,资杖如山”的兵力优势和“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的庞大军威,从而意图吓退或迅速征服东晋,这显然就是一种极度轻敌而又自傲狂妄的表现。然而,当梁成所率的五万军队被刘牢之全歼于洛涧后,眼看军心士气迅速下降,包括苻坚在内的前秦军队又产生了畏敌的情绪。当苻坚与苻融登上寿阳城楼,望见晋军“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的情形后,竟然对苻融说“此亦劲敌也,何谓少乎!”,甚至已经是“忧然有惧色”。主帅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普通士兵,而这也是当朱序一通扰乱军心的举动之后,前秦大军便迅速崩溃的主要原因。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苻坚用人不择贤愚、赏罚失明也是个重要因素,他对于汉族官员始终怀有戒心,却太过宠信那些投降前秦的投机分子,不听衷心耿耿的部下建议,反而对慕容垂等人的阿谀奉承倍加赞赏,结果不仅导致自己战败,最终就连前秦也就此崩溃了。

密歇根大学分数线

美国本转申请

申请美国硕士要求

美国大学社会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