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用不用蒯通之计韩信都难逃一死为什么这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4日 点击:[18]人次
不管用不用蒯通之计,韩信都难逃一死,为什么这么说呢?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在楚汉之战中,被封为齐王,一度能与项羽、刘邦争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吕后与萧何定计,将韩信斩于长乐宫钟室,临斩,韩信说道:“我后悔不听蒯通之计,死于女人之手,难道是天意吗?”
韩信若听蒯通之计,他真的能够免于败亡吗?韩信显然这么认为的,很多人也持类似观点。然而,我的观点是,韩信不管用不用蒯通之计,他都难逃一死。为何这么说呢?
总结:
至于蒯通给韩信出的计谋,简直不值一驳,韩信若听从,也必将死路一条,为何?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刘邦文有张良、陈平等顶尖谋士为他献策,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张良这样的谋士所起到的作用,无异于千军万马,他们是刘邦集团的战略决策中枢,往往能够起到转危为安,扭转乾坤的作用。
而韩信集团又有谁呢?可能他会重用蒯通,但蒯通只是一个不入流的谋士,只会给韩信出馊主意,根本不是张良、陈平的对手。
最重要的是刘邦还有一个萧何,萧何的作用太重要了,镇国家,抚百姓,粮饷供应不绝,打仗其实资源消耗战。为何刘邦屡次项羽打败,却始终能够卷土重来呢,那是因为萧何给刘邦提供源源不断的补给。
韩信只是一介武夫,他有刘邦这种统筹全局的能力吗,我看未必,可能几场消耗战之后,粮草供应不上了,最后兵败于山倒。
还有人也许会说,韩信能够带兵打仗,战必胜,攻必取。那又如何呢,项羽不也追着刘邦打,最后一场垓下之战,项羽就输个精光,韩信的下场也就是项羽2.0版。
泰森的拳击无敌于天下,但他打赢了对手就能当美国总统吗?如果要论会打仗,伍子胥、白起、李牧、蒙恬谁比韩信差,为何帝王说要杀,哪个不是引颈待诛,谁敢起来反抗?
至于蒯通所说的,刘邦、项羽两利俱存,叁分天下,那就更加无稽之谈。韩信果真据强齐,从燕、赵,出击刘邦的后方,也顶多会暂时赢得几场局部战争,一旦进入消耗战,他的颓势一定会显现,刘邦只需要一场会战,会让他输个精光。
最后的话:韩信若能像张良一样,功成之后交出兵权,隐居山林,从此不再过问政事。或者学陈平一样,夹着尾巴做人,学会隐忍,委曲求全,或能苟全性命。性格决定命运,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君子之心望于人,韩信的败亡命中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