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中段是大暑高温天应加强自身调养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2日 点击:[19]人次
三伏中段是大暑 高温天应加强自身调养
7月22号是一年中的大暑节气,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时节的到来也意味着最热时段的到来,我们即将要挑战极端的气温,那么这种高温环境下,我们该如何加强自身的保养呢?来听听中医的介绍。
营养专家提醒,此时节,公众要学会宽容,做到心平气和,遇事尽量冷处理,远离“情绪中暑”。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外出时最好随身携带防暑药品。同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掌握正确的饮水方法,多次少量地饮用凉白开,并加少量盐,以补充体内盐分。
饮食要清淡,少吃脂肪类厚腻荤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食物。为预防中暑,可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如大豆、红豆、毛豆、油菜、芹菜、菠菜、海带、山药、莴苣、紫菜、西瓜、香蕉等。
保健专家特别提醒,一旦发生中暑,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处休息,给其喝些淡盐水、绿豆汤、西瓜汁、酸梅汤等。
大暑来临注意避暑降温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刚好与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相吻合。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气象专家建议各地需做好持久迎战高温的准备,有关部门应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设备负载大而引发火灾;公众最好避免午后高温时段外出,户外或者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当采取必要防护措施,注意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必要时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
“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进入“大暑”后高温“桑拿天”将增多,这样的天气给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各方面都带来很多影响,因此,此时节的自我保健就显得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