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经济新闻

内圣外王思想具体是怎样的为什么儒家与道家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19]人次

“内圣外王”思想具体是怎样的?为什么儒家与道家都倡导呢?

“内圣外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思想,它具体是怎样的一种概念呢?为什么道家和儒家都倡导?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内圣外王”的思想,最早是由道家的庄子提出来的,语见《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庄子说这段话的意思是,(学术界)各自为政,让内圣外王之道受到压抑,难以振作,故而天下各流派随意分割学术,都把自己的学术观点当作是正确的思想。

对此,庄子在该篇中又明确指出:“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内圣外王”的思想,主要是作为一种理想而存在的,因为,王者大多不具备圣者的素质,而圣者也基本没有机会成为王者,孔圣人也只是在后世才被尊为“素王”而已。

笔者认为,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李世民有“内圣外王”的素质,他虚心纳谏,重用当初强烈建议太子李建成先下手击杀自己的大臣魏征,又能发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感叹,唐太宗既是王者,又有圣者的素质。

在历代臣子中,清朝的曾国藩则把“内圣外王”的精神发挥到极致,他以圣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既恪守气节,又清廉正直,但他又从不以同样的标准要求他人。

曾国藩在坚守自身道德的同时,又懂得如何尽可能去体谅别人、宽容别人,最终实现团结他人、利用他人,从而实现共赢的目的。

环渤海经济瞭望

艺术大观编辑部

儿童绘本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