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是一个杰出的谋士为何刘备却不看重他呢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18]人次
陈群是一个杰出的谋士,为何刘备却不看重他呢?
刘备有着礼贤下士的美德,对待贤能的人才一直都是以礼相待,这一点从三顾茅庐就能充分体现,但是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曾经有一个顶级谋士就在他身边,结果被他忽略了。
在三国前期,刘备一直如丧家之犬,奔走于四方诸侯,虽有匡扶汉室的决心,却没有与之相称的实力。
究其原因,人们普遍认为是因为他身边少了一位经天纬地的顶级谋士。在新野得到徐庶后,刘备相见恨晚,后来又不辞辛劳请诸葛亮出山,都体现了刘备对谋士的器重。但是早在刘备做豫州刺史的时候,他就曾得到过一位不世出的奇才。
曹操久仰陈群才学,击败吕布后,便将陈群聘为手下谋士。陈群才华过人,品性正直,很受曹操器重。曹操封为魏王后,陈群为御史中丞。
曹操死后,曹丕即位为魏王,陈群建制九品官人之法,深刻地影响了魏晋南北朝甚至是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在好几百年的时间里,人们都通过他的这项制度走上政治舞台。
曹丕称帝后,陈群封侯进爵,执掌整个曹魏的行政大权。他还私下跟诸葛亮沟通,希望蜀汉能归顺曹魏。两人都是各自国家的股肱大臣,各为其主,都认为自己的政权才是正统。诸葛亮断然不会接受,所以陈群此举,更像攻心之计。
曹丕病危,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录尚书事,与曹真、司马懿同为托孤重臣。
曹叡继位后,相对于曹真和司马懿的明争暗斗,陈群仍然尽忠职守,鞠躬尽瘁。曹叡贪图奢侈享乐,陈群多次苦口婆心劝谏,曹叡惮于陈群威望,才加以收敛。
公元236年,陈群逝世,谥曰靖侯。其子陈泰嗣任,成为曹魏后期重要的将领,曾多次抵御姜维的北伐。陈群的家族在整个魏晋时期都是一方大族,族人历任高官,荣耀一时。
可惜当年刘备对陈群不够重视,否则以陈群之能,在蜀国处理政务,必定政通人和。诸葛亮就不用事必躬亲,寿数延长,天下格局又将是另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