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当初维新派的人热情所打动为何后来却改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22]人次
慈禧当初维新派的人热情所打动 为何后来却改变了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维新派和慈禧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戊戌变法是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维新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但这次维新运动仅仅维持了一百零三天便宣告失败了,人们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慈禧太后为首的后党反对。事实固然如此,但种种迹象表明,慈禧太后起初对变法维新并不反对。
其二,康有为主张大变、快变、全变,采取大跃进的方式,企图在短短的时间内解决中国数百年遗留下来的问题。他主张将旧有的官僚机构,如六部堂官等,全部废除,另立新的机构。并且主张废除科举制度,彻底堵死帝国官僚制度的命脉,从根本上断绝传统读书人的守旧心理。
这个出发点固然没错,要想彻底变革,就必须要将旧有的官僚机构进行大换血,而且也应该要实行新式教育,选拨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但力度太大,必然也会损害广大的官僚集团和读书人,这就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对。
其三,挑拨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母子关系,采取了孤立与排斥慈禧的政治策略。康有为主张:“尊君权之道,非去太后不可。”他还打算策动兵变,包围颐和园,用武力除去慈禧太后。
这一点从理论上来说也没错,可康有为显然过高地估计了光绪帝和维新派实力,一群手无寸铁、没有高官显爵的书生,想要对付一个历经艰难,几次垂帘的掌权太后,无疑是以卵击石。康有为连这一点都没有认识到,足以说明他在政治上的不成熟。
其四,主张把西藏卖给英国,以此钱作为变法的经费。变法涉及的面极广,所需的经费极多,而当时的大清朝财政拮据,拿不出这么多钱。在这种情况下,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将西藏卖给英国,得个好价钱。有了这些钱,便可大力推广新法。
康有为也不想想,早些年时,在非常困难的时期,慈禧太后乾纲独断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硬是从俄国人手中收复了大片疆土。而此时的康有为却要将西藏出卖,上有列祖列宗,下有亿兆臣民,如何交代?
康有为这一系列书生意气的做法,不仅突破了慈禧的底线,也大大加剧了慈禧和光绪帝之间的矛盾,一场变法维新运动转而成为了夺权运动,是可忍孰不可忍。在这种情况下慈禧决定改变主意,废止新政,从而也注定了光绪帝和维新派的政治命运。应该说,慈禧的做法有不妥之处,但换成任何一个掌权者,都会像她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