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新闻资讯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还实行藩镇制度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19]人次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还实行藩镇制度?

唐朝绝对是历史上无可争议的最强朝代之一,除了经济发达,军事强盛外,文化方面更是对东亚、东南亚甚至是西亚都造成很大影响。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爆发于唐玄宗末年的安史之乱则被普遍认为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分界点,广义来说也对包括整个中华文明在内的开放文化转为封闭和保守。

唐朝的藩镇割据之前,东汉也有过类似的军阀割据,通过这两个经典案例也等于直接告诉大家,地方性将领掌握的兵权太大,很容易就会造成拥兵自重,甚至是导致王朝覆灭的结果。不过刚刚平定叛乱的唐朝不但没有削藩,又偏偏是反其道而行之继续加设了藩镇,而且唐朝的寿命也延续了144年的历史。

不过天下只有永恒的利益,回鹘肯定是不会白白帮忙的,回鹘负责把长安和洛阳打回来,而唐朝只要土地,至于土地上的人口和金银财宝尽归回鹘。虽然此举不异于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好歹也是成功收回了两处失地,同时也对其他藩镇起到警示作用。

4、自身的牢固统治基础

安史之乱虽然是暴露了节度使拥兵自重,朝廷权威下降的问题,不过这也是相对而言,因为南方的藩镇节度使并不像中原一带的节度使们那样的独立,南方节度使不但听话,还源源不断的向中央输送着粮食和金钱。

相对北方来说,南方的自然条件更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且河流众多、漕运发达,而农业和商业的发展自然也是离不开中央的支持,所以南方节度使心理上对朝廷的认同感更强,朝廷在南方的统治基础自然也更为牢固。

综上所述,虽然安史之乱成为了唐朝衰弱的转折点,但是凭借着几项合理的方针政策,还是成功的做到了及时止损,而如此形势之下又能将唐朝的寿命继续延续了100多年,也实在是颇为神奇。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社

农业开发与装备

中国物流与采购期刊

匠心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