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山东出现过哪些名医他们有哪些成就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18]人次
历史上的山东出现过哪些名医?他们有哪些成就?
历史上的山东出了不少名医,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阳庆 约前251-前176 山东淄博 西汉
阳庆西汉医学家,精经典,重实践,医术精湛,是淄博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代名医。家有先人所遗黄帝、扁鹊之脉书等。年过七十,悉将所藏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方异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接阴阳禁书等授予淳于意。
淳于意 前215年—约前140年 山东淄博 西汉
淳于意医术精湛,决断病人生死多有应验,医治病人能达到起死回生的奇妙效果,人们都说他是神医。一些地方官吏甚至朝廷官员都想把他留在身边专门为官府服务。当时,赵王、胶西王都来请他去。他不肯依附权贵,采取迁移户籍和到全国各地行医的方法来推托。因此,得罪了一些权贵。汉文帝即位十三年,有人向皇帝告了一状,淳于意被判为肉刑,押解到都城长安。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毅然跟随父亲去了长安,面见文帝,替父亲伸冤。汉文帝下诏免除了淳于意的刑罪,还废除了肉刑。缇萦救父的故事,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从此淳于意彻底脱离了官场,专事于一心一意为民行医,救死扶伤的崇高职业。
毕荩臣 1595~1642 山东桓台县 明朝
毕荩臣博览群书,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的中医理论,注重医学临床实践。他医术高明,尤善治痘及伤寒。在诊治病过程中,他善于通过观察和分析病因,取得疗效:“其病也,辨南北,审强弱,察四时阴阳气候,投一二剂无不霍然。”这是说,毕诊治病症,善于审度阴阳,考察四时变化影响,投一二剂,多能痊愈。他所治的病种较多,往往能判定生死,挽救垂危。他医德高尚,为人厚道。对求医者,不分豪富贫贱,依次诊治。对预约病人,向不违约,常带些成药给病家,不索高价。
于溥泽 1745~1804 山东平度县 清朝
于溥泽喜爱研读医书,中年之后,潜心医学研究。他认为中国古代医学源远流长,既有精深的理论体系,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等经典医学名著,都有深入的研讨,并且亲自临床,不避辛劳,常为百姓解除疾苦。综合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除考订了许多古代医书,还撰写了《医学诗话》《云巢医案》《伤寒指南》等医学专著。至今尚有《要略厘辞》传世 ,在国图、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均有藏,为医家所重视。
马希麟 1892-1976 山东肥城 清朝
马希麟,被后世誉为医仙。年轻立志行医,经过多年潜心学医,博览医书,因其专攻医术,素重医德,济世扶伤,而医术闻名。他精通于内外妇儿各科,在噎嗝、反胃二症及辩癫、狂、痫之异治卓越有识。在治病上尤其同情穷人,其轶事流传颇多。他行医六十余载,虚怀前人的医术理论,融合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在行医过程中长期验证,秘制了马世堂内服外用的有效奇方。他手著的《诸病奇方》、《奇方医论》等书籍对后人在行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