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综合资讯

曹睿临终前为什么选择司马懿辅政与刘放有什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20]人次

曹睿临终前为什么选择司马懿辅政?与刘放有什么关系?

说到曹睿,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三国时代,曹魏代汉与高平陵之变是两件划时代大事,前者代表东汉灭亡魏国建立,后者代表魏国将亡晋国将兴,尽管这两件事相差近三十年,但同时参与两次政变的人并不少。不过,其中一人非常特殊,他的身份是汉武帝刘彻之后,不仅高度参与曹魏代汉,取代同宗的汉献帝刘协,还是司马懿掌握大权的关键推手。作为汉朝皇族之后,为何他要帮助曹魏代汉,又为何在曹睿临终之前力荐司马懿辅政?

此人叫刘放,汉武帝刘彻第三子燕剌王刘旦之代,一生经历非常的“传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渔阳王松割据本土,刘放就前去投奔他。204年,曹操平定冀州,击败强大的袁绍与袁术,一统北方大势已成,刘放就劝说王松早日投降,“速至者渐福,后服者先亡”,早点投降的总会得福,落后臣服的先就要灭亡,“将军您应该投身于曹公,把自己的命运交付给他,用优厚的礼物去与他结交”。随后,王松依计行事,献出雍奴、泉州、安次三城,归附了曹操,其中还夹杂了刘放替王松书写的“投降书”,书信文辞很是华丽,让曹操非常欣赏,又听说刘放劝说王松投降,于是更加看重刘放。

临终之前,曹睿召刘放、孙资密室问计,先问曹宇为何要推辞,两人回答是“燕王实自知不堪大任故耳。”就是说,曹宇自认能力不足,所以才推辞不就。肯定了曹宇品德,却否定了曹宇能力。

曹睿又问:“曹爽可以代替曹宇吗?”刘放、孙资随即表示赞成,随后两人又极力劝说曹睿立即召回征讨辽东的太尉司马懿。曹睿接受了他们建议,让他们书写诏书命令司马懿火速返回,但不久之后,曹睿又改变了想法,下诏制止司马懿不让他来。

但之后曹睿又召见刘放、孙资说:“我自己要召回太尉,而曹肇等人反让我止住他,几乎败坏了我的大事!”应该是之后曹肇等觐见了曹睿,并劝说曹睿不要重用司马懿,但刘放等人日常离间谗言起作用了,曹睿对曹肇等已有成见,所以最终任命曹爽、司马懿为曹芳辅政,而曹宇、夏侯献、曹肇、秦朗等人官职全被罢免,注意是官职全免,不单是退出辅政人选这么简单。

《魏晋世语》记载:“刘放、孙资久掌中央事务,夏侯献、曹肇等人不满,刘孙二人怕这些人辅政后自己失权,故力劝曹叡改任曹爽、司马懿辅政。”

让刘放、孙资没有想到的是,虽然两人是曹爽、司马懿的大恩人,但曹爽专权之后,“孙资不愿居要职而无权,于是称疾让位”,刘放也只是空有一个显赫名头。而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孙家子孙顶多位进太守,刘家子孙仅仅位进越骑校尉、骑都尉、郎中等中低级官职,并没有进入司马氏代魏的功臣序列,司马懿父子对这两人并不领情。

可以说,没有刘放、孙资,就难有司马氏代魏与五胡乱华,中国历史可能就是另一个走向。

当代旅游杂志社官网

价值工程期刊

生物化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