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上朝时间是在几点官员如果迟到又会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20]人次
古代官员上朝时间是在几点 官员如果迟到又会怎么样
对古代官员几点上朝?上早朝风雨无阻,迟到了还要挨板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如果,想要了解古代对付官员平常时慵懒缺勤如何处置?首先,你要搞清楚官员们每天是如何上班,下班的?
其实,古代官员们的早上上班时间比现今的早上上班时间要早一些。从《诗经·齐风·鸡鸣》的“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中关于官员上班时间的描述可以得知,公鸡清晨啼叫时官员们就已经上朝了,东方的太阳升起,朝上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
除了会杖责之外,朝廷还有一系列其他的惩罚,比如说:扣除工资。唐玄宗在位时,对于缺勤官员进行俸禄扣除,缺勤时间比较长的官员,还会受到职务的罢免或者坐牢。但治标不治本是不行的,所以,到了明朝时期,张居正改革推行了一部新的制度“考成法”。
“考成法”在历史上很有代表性,这个制度和现在的“目标管理责任制”有着很多相同之处。但是,张居正的“考成法”更具有效力,可谓是“稳,准,狠”。比如:对六部尚书的管理考核来说,各级官员层层记录每年的账簿,之后分别交给对应的部门进行审核。
并且,在审核中,如果发现没有按规定完成相关工作的,朝廷会给予其一定的惩罚。在这个制度的管理下,调查出了很多不按规定办事的官员,并且,对其进行了相应的处罚。比如:当时没有完成的事务数量过多者,会受到俸禄的扣除,地方征赋没有达到要求的,会受到降职的处分,情况严重的直接革职查办。
所以,在张居正推行的“考成法”改革下,裁减了很多腐败的官员,使得官员之中风气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由此可知,朝廷在对官员的日常考勤上有着自己的制度,这对后世也有着比较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在古人看来,勤政是德政的基础,是廉政的前提,没有一切都是空谈,同时,只要勤奋一些,不好干的工作也能干好。在某种意义上,官吏队伍的整体素质就是执政的质量,官吏的工作效率就是执政的效率,几乎所有君王都希望臣子们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参考资料:
【《梁书·武帝纪》、《春明退朝录》、《考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