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存在时间比较短百姓平时吃的主食又是什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21]人次
秦朝存在时间比较短 百姓平时吃的主食又是什么样的
你真的了解秦朝生活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秦朝存在的时间比较短,所以研究这一时间段的历史文化,一般会连着后面的汉朝,又或者贴着前面的战国。在饮食方面,也是一样。
就主食而言,从春秋到战国再到秦汉,变化都不是很大。
主食主要有五谷、六谷、九谷三种说法。但总的来说,不外有黍、稷、粱、麦、稻、豆、菰、麻、秫、稌这么几种。
在主食的种类上,王公贵族讲究膳食的调和:
“牛宜稌(糯米)、羊宜黍(黄米)、豕(猪)宜稷(栗)、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菰,凡君子之食恒放焉。”
这是礼所认为最适宜的饭菜搭配法,也是君王和贵族大夫们用膳的共同准则。而贫民的日常饭食,则是以豆饭藿(豆类植物的叶子,比如豌豆荚)羹为主。
豆类在古代是救荒济贫的粗粮,《战国策》中就说:“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一岁不收,民不餍(吃饱的意思)糟糠。”
秦汉时的烹饪技术虽然没有后世那么丰富,但除了煮以外,有炙(烧烤,一般只烤肉),脍(把肉切细生吃),羹(一般是肉汤),脯(肉干),菹(烟肉和腌菜)。
当然,以上烹饪,除了菹和羹以外,基本与平民没啥关系,老百姓一年都吃不上几炖肉,只能喝藿羹、吃菹菜吧。
从先秦时,就已经出现面点糕饼了,到秦汉时,烹饪大师们以粮食为主要原料进行研究,烹制了种类丰富的食品。
大部分的食品种类属于面、点、糕、饼,起初俗称饼。
有水煮或者油炸的面食,今天我们称之为混沌、元宵、苗条的在那个时代的称之为“汤饼”,种类也很单一;
用炉烘烤的烧饼之类的搞点称之为“炉饼”;还有用蒸笼蒸的称之为蒸饼。
但这些加工食品,都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基本属于面食。
然而,在秦汉时代,小麦产量并不高,平民一年四季只吃得起菽(豆类),大抵只有在稍微富裕的家庭才能吃得起“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