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多媒体电缆

李辅国凭什么能做太监宰相残杀皇后皇子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22]人次

李辅国凭什么能做“太监宰相”?残杀皇后皇子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太监宰相李辅国的故事。

李辅国本名叫李静忠,出生于武则天长安三年(703)。他的家庭并不显贵,属于比较贫苦的一般市民家庭。迫于生计,他被人阉割,送入宫中当了太监。

李静忠的出头与一匹马有关,这匹马就是太子李亨的宝马。最初,李静忠在皇家的马厩里干活,又脏又累,被人呼来唤去,连皇家的那些牲口也不如。因为他念过几天私塾,有一点文化,脑子又机灵,不久就让他做了马厩的记账员。李静忠在经营账目的同时,把皇家的那些马养得又肥又壮。他的上司认为他是个人才,便推荐给太子李亨,让他喂养李亨的那匹宝马。李静忠为了赢得太子的欢心,对那匹马倾注了很大的心血,每天把那匹马梳洗得干干净净,喂养得膘肥体壮,打扮得漂漂亮亮。太子李亨非常高兴,就把李静忠调到了东宫,跟随自己左右,负责自己的外出安排。天长日久,李静忠越来越得到太子和太子妃张良娣的赞赏了。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于第二年六月逃出长安,到巴蜀避乱去了。太子李亨在大儿子广平王李俶(后改名为李豫,即唐代宗)、三儿子建宁王李倓,以及李静忠等人的拥戴下,北上朔方,最后到达灵武(今甘肃灵武县)。李静忠根据当时战争的形势,决定力谏太子即位,挽救危局。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太子妃张良娣,太子妃举双手同意。这时,跟随的大臣们也一次次上书,希望太子即皇帝位,带领军民消灭叛军,收复失地。但是,太子李亨却死活不同意。他觉得,父皇现在远在巴蜀,自己岂能自立为皇帝?站在一旁的李静忠不顾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对李亨说:“殿下,人心所向是成败关键。皇上自出京城,大事皆委于你;马嵬坡以来殿下战功显赫,已是众望所归,天下皆唯殿下马首是瞻,请太子殿下以国事为重,为社稷着想。等收复失地,平定反贼,再迎皇上回京。”

李静忠和张良娣的行为,引起了建宁王李倓的极大不满。李倓性格直爽,爱打抱不平。他把李静忠和张良娣狼狈为奸、处处排斥李泌的行为告诉了父皇,要求父皇处置二人。但是,肃宗没有马上表态,让李倓下去了。

张良娣和李静忠知道了李倓在肃宗面前打小报告的事,就决定对李倓进行报复。

有一天,前线传来的捷报让李俶欣喜万分,他一高兴,竟喝了个酩酊大醉。半夜,他从睡梦中惊醒,发现床前有个身影正举剑向自己刺来,他急忙用臂一挡,剑刃刺进了他的肩膀,刺客仓皇逃走了,李俶由于失血过多而昏迷了过去。

肃宗得到这一消息后大惊,连夜赶去看望儿子,并命令李静忠务必要捉拿刺客。很快,李静忠把一个蒙面人带到了肃宗面前。肃宗也不问话,举起宝剑就要杀那刺客,吓得刺客连连求饶:“皇上,不是小人的罪过,是建宁王派小人干的。建宁王还说,不刺死广平王,小人也难活命啊!”

肃宗听了,心如刀绞,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竟会对其兄长下此毒手,所以半天没有说话。一旁的李静忠故意为难地说:“皇上,这可怎么办呢?”

肃宗眼里终于冒出了一道凶光,说:“杀!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远在军中的建宁王李倓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忽然接到了父皇派人送来的圣旨和一杯毒酒。他还来不及赶回去向父皇申诉,就被李静忠的心腹强行按住喝下了那杯毒酒。

广平王李俶清醒过来之后,见到了闻讯从军中赶回来的李泌。李泌知道这件事肯定是李静忠和张良娣干的,心里很悲愤。连皇子他们都敢杀,何况是自己呢?因此,李泌决定在适当的时机离开这是非之地。李俶知道内幕后,决心要为弟弟报仇,除掉这两个恶人。

电力系统装备杂志社官网

东方陶瓷官网

黄河黄土黄种人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