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农民互联网

被父亲送入道观抚养的李季兰后来什么结局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21]人次

被父亲送入道观抚养的李季兰,后来什么结局?

乍一看,李季兰的故事与鱼玄机的故事有几分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唐朝时期人,而且都是才女,连父亲对她们的评语都有三分相似之处,但是两人却也有许多许许多多的不同。今天小编就先来说说唐朝才女李季兰的故事。

李季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何事被父亲认为是失德妇?

李季兰,原名李冶,出身不俗,是一位大家闺秀,自小学习琴棋书画,称不上饱读诗书,也是能诗善文。据一些史料记载,李季兰小时候就可见其美人资质,擅长弹琴奏乐,诗词歌赋也不在话下,当时的人们对她的评价都很高。

李季兰为什么会养成这种性格?

先不说六岁时的李季兰是否真的明白嫁人是怎么一回事,单是看她的父亲因为一首诗就将她送至道观,这一行为过于武断,十分的不明智。李季兰在道观中无父母老师的管教,性格自然放纵,对礼教也知之甚少。长大之后的李季兰被拘束在道观中,心中叛逆,自然是想多了解外面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因此常与外人接触也不足为奇。

而且哪个少女不怀春,李季兰自然也不能免俗,她在道观中长大,甚少接触男人,见到相貌英俊又有才情的男子难免不动心,于是各种花边新闻也就出现了。

若是当初李季兰的父亲没有将她送去道观,而是将她养在身边,悉心严厉的对她进行教导,恐怕不会出现一个“风情女子”,而是会有一个满腹才情的闺阁少女,日后也会成为一个贤妻良母。

李季兰后来结果如何?

由于李季兰名声渐盛,连远在长安的唐玄宗都知道了她的才名,因此召她入宫,皇帝亲自召见,这可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殊荣,李季兰也是十分高兴。但此时的她已经四十多岁,容颜渐老,不复当初,对于可以面见圣上,心中悲喜交加,但美人老了依旧也是美人,唐德宗曾称李季兰为“俊妪”意思就是十分美丽的老妇人。

但是好景不长,建安四年时,大将朱泚发动泾原兵变意图谋朝篡位。按理来说李季兰虽不参政,但也应当知道要避嫌,但是李季兰却与朱泚书信来往十分紧密,在朱泚叛乱被平定后,与他来往甚密的李季兰也受到唐德宗的追究。

李季兰被捕后,唐德宗斥责她为何不学严巨川作诗:“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盛怒之下,下令将李季兰扑杀。所谓的扑杀,是将人套入麻袋后乱棍打死,李季兰的下场也是很悲惨了。

大唐时期繁荣鼎盛,文化与社会风气都十分的开放,李季兰可以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去果断的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勇气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也是很让人佩服的,但她虽然可以摆脱封建礼制的束缚,但却摆脱不了皇权等级对人的压迫,满腹才情的李季兰最终死在了乱棍之下,死在了皇权的打压之下,不由得让人唏嘘感慨啊!

赢未来杂志社官网

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

中国市场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