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中央经济

历史上镇压黄巾起义的皇甫嵩是个什么样的人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20]人次

历史上镇压黄巾起义的皇甫嵩,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小编带您走进黄巾起义的镇压者皇甫嵩的故事。

皇甫嵩,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一》中有列传。字义真,安定朝那(今甘肃镇原东南)人,东汉度辽将军公孙规的侄子。父公孙节,官至雁门太守。汉灵帝时期,公车征辟为议郎,任北地太守。因在张角、张宝、张梁等人发动的“黄巾起义”中镇压有功,先后升任为左中郎将,官至太尉,封槐里侯。

《后汉书》皇甫嵩传中所列的“事迹”多为皇镇压黄巾军农民起义。作者范晔在该传论赞中蔑称黄巾军为“黄妖”,对皇甫嵩个人极尽推崇。由此可见在封建剥削社会里,屠杀造反百姓已经成为英雄的一种象征,而维护皇帝的统治权威是载入史册的必要条件。这位制造千古难得一见的“京观”现象的“英雄”又是如何“载入史册”的呢?首先要从他的发家史开始说起。

就在皇甫嵩在镇压黄巾军中所向披靡时,又与钜鹿太守冯诩、郭典在曲阳去张宝决战,斩杀张宝,并俘虏十多万义军。东汉末年,皇甫嵩不仅屠杀大量黄巾义军和百姓,更是在曲阳制造惊天血案,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曲阳京观”。那么有人会问什么是“京观”呢?

所谓“京观”,就是将屠杀的人堆成山,并在外面封上土。皇甫嵩在曲阳斩杀张宝时,仅该地前后被屠杀的黄巾军和百姓多达十多万,皇甫嵩下令将尸体堆成山,并在外面封上土,以此来炫耀自己的“武功”。因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立下“汗马功劳”,所以他很快就就被汉灵帝任命为左车骑将军、冀州牧,封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合八千户。

科海故事博览杂志

中华建设期刊

明日风尚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