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子贵母死有多残忍揭秘残忍的子贵母死制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19]人次
北魏子贵母死有多残忍?揭秘残忍的子贵母死制度
在历史上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很长时期实行“子贵母死”制度,即皇子一旦被立为储君,其生母必须被赐死,这项残忍的制度对北魏的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北魏的宫廷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在道武帝拓跋珪时开始实施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即后宫女性只要生下男孩并被立为太子就得被赐死,以避免母以子贵的情况发生。很多人误以为只要生下皇子就要被赐死,其实这是错误的观点。但幼子还是需要人照顾,因此就有所谓的保太后,即当保姆照顾太子新君继位后被封为太后。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道武帝先用战争手段强制离散母族贺兰部、妻族独孤部、祖母族慕容部等大部落,统一代北,再后来他先后逼死自己的母亲贺兰太后,赐死太子母刘皇后。虽然之前亦有神元帝杀窦后的先例,但从道武开始,“子贵母死”开始成为易代之际的惯例。
“子贵母死”目的是为防母后干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就是因为欲立钩弋之子为太子(即后来的昭帝),子少母壮,“恐女主颛恣乱国家”。《魏书》论其源流时或曰汉典(汉武杀钩弋事),或曰北魏旧制。当然汉典只是“包装”,根源还是在拓跋旧制,在北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