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行军用水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古人又是怎么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17]人次
古代行军用水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古人又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行军用水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后勤的补给在行军打仗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粮草如此,水源更是如此。
一切生命活动都是起源于水的,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很严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甚于饥饿。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能活一周左右。
因此在行军打仗中,保障军队和马匹在行军途中用水的正常供给非常重要。
其实古代军事学家很早便注意到行军时水源的选择和防护。因为水源的有无和水质的美恶,对军队人马的健康关系极大。
春秋时孙武的《孙子 兵法》在“行军篇第七”中说:“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 ,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
意思是凡是驻军应选择干燥的高地,不宜处在潮湿的洼地,重向阳面,避阴湿面,靠近水草肥美,供应方便的地方,这样军士不会发生疾病,胜利就有了保障。
由于地面水比地下水易受污染,且不易防止敌人投毒,所以古代军队给水为了安全起见, 多开凿水井以供将士饮用。
《周礼·夏官》中有挈壶氏 ,其职责是:“掌挈壶以令军井 ,挈辔以令 军舍 ,挈畚以令粮。”
这是在大司马属下,负责军粮、住宿及饮用水的官员 ,也是我国历史上所 记载的最早的后勤官员。
总结
显然,解决用水问题对于古代行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一场战争的输赢很可能就出现在谁更好地解决了行军用水问题。
所以,古代行军用水问题随着朝代的发展更替,逐渐完善,形成了一套巧找水源、注意防毒的行军饮水保障理论体系,为战争后勤作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