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经济生活

李光弼为平定安史之乱做出很大贡献为何郭子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18]人次

李光弼为平定安史之乱做出很大贡献,为何郭子仪的名气反而比他大?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在平定过程中,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三人功劳最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战争初期,郭子仪率军光复两京;战争中期,李光弼与叛军对峙与洛阳、河阳一线;战争后期,仆固怀恩作为统帅发动了反攻,结束了历时八年的叛乱。

从整个过程来看,貌似李光弼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战绩。其实这是人们对战争的误解,大家往往被战争所带来的热血与激情所感染,而真正赢得战争胜利的其实是忍耐与煎熬。

至德二载(757)元月,是战争最为艰难的一个时期,正处于踌躇满志之时的安禄山四面出击,扩大地盘。命手下大将史思明率十万大军进攻太原。此时镇守太原的,正是临危受命的李光弼,而他的手中,只有不满一万军队。

就靠着这一万军队,李光弼不但成功守住,还打退了史思明,并且歼敌七万。这一战,极大鼓舞了处在低潮之中的大唐军民。

乾元二年(759),唐军邺城大败,郭子仪替宦官鱼朝恩背了黑锅,被削去了兵权,李光弼成为唐军实质上的统帅。之后,他率领唐军与史思明在河阳对峙二年多,极大消磨了叛军的实力与锐气,为之后的反攻奠定了基础。

那么,面对皇帝的猜忌,郭子仪就没有心寒?面对天下的诱惑,郭子仪就没有心动?

佛经有言:“智乃是非抉择,慧乃取舍定夺。”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面对猜忌,李光弼在反与不反之间犹豫不决,最后郁郁而终;仆固海恩以及李怀光则选择了反叛。而郭子仪则凭着永不会灭一腔热血,选择了“忠君爱国”这一在那个时代最为崇高信仰。

有这样一件趣事:郭子仪在京城的府邸门户大开,只有愿意,任何人都可进府一日游,甚至有人看见他伺候夫人与女儿洗漱。一时之间,此事在整个京城传为笑谈。

儿子们脸上挂不住,来问父亲缘由。郭子仪说:“我们家光伺候的下人就有数千,难免引起大家的眼红与怀疑。如果府门紧闭,肯定有人构陷;府门打开,则证明我心底无私,没有不臣之心。”

这件事郭子仪的办法固然高明,但如此举动的前提,便是真正的心底无私。

所以,郭子仪之所以流传千古,并不是因为他比李光弼会打仗;比仆固怀恩会当官,而靠的是他那永不熄灭的一腔热血与坚定的信念。

文苑期刊

时代汽车

住宅与房地产

知识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