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胶鬲是怎样的他身上有什么品质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21]人次
历史上真实的胶鬲是怎样的?他身上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胶鬲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在中学时期,大家肯懂都学习过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确实,人生就是这样的这些名人能够流芳百世不正是因为这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精神吗?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这“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的胶鬲。
二、文学作品中的胶鬲
胶鬲,起初隐居在商地。周文王将他推荐给殷纣王做大臣,官居上大夫,因苏妲己造虿盆,欲将宫女投入其中喂毒蛇,胶鬲不忍,上谏劝阻,使纣王大怒,欲将胶鬲与宫女一同投进虿盆,胶鬲大骂不止,愤而跳摘星楼自杀。这段情景描写不是历史事实,但也歌颂了胶鬲大义凛然的气概。
总结:
不论是从历史中看还是从文学作品中看,两个方面都给胶鬲树立了一个很高大很历史上胶鬲原为纣王大夫,遭商纣之乱,隐遁经商,贩卖鱼盐。胶鬲在贩卖鱼盐过程中,十分辛劳,最后被周文王发现,拟举为重臣。但胶鬲当时并没随文王入周,可能是受文王嘱托,仍留在商朝策反作内应。这种品质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