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是个怎样的人为何说李牧死而赵国亡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点击:[18]人次
李牧是个怎样的人?为何说“李牧死而赵国亡”?
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李牧一生用兵,从无败,创造了数个经典战例,其用兵之奇,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如论军事才华,李牧应是之首,只可惜战绩不如白起,战功不如王翦,但也掩盖不了他闪耀的军事才华。
李牧出名之战,是在赵北边破匈奴、收林胡之战,此战开创了中原大兵团破骑兵团的先例,也是典范之战,从此之后再也无此经典战例。
真正将李牧推上历史舞台的,是数却秦军,担负起了抗击秦国兼并赵国,阻止东进兼并天下的重任。
自长平之战后,唯一和秦国抗衡的军事强国赵国元气大伤,东方六国再无阻碍秦国兼并天下的能力。秦王嬴政更具有兼并天下的雄心,迫不及待地开启了兼并六国的统一战争。
秦国自孝公以来的六代君主,皆是明君,尤其昭襄王和秦王嬴政,在位时间最长,开疆拓土,招揽各国人才,顶级智囊如雨,一流战将如云,实力雄厚的即使东方六国联合也不是其对手。反观东方六国,君主是一代比一代昏聩无能,大敌当前内斗不断,君昏臣庸,赵国之郭开、齐国之后胜,楚国之李园更是出了名的奸逆之臣,治国无能,谄媚构陷超能,多少名臣良将没死在秦国手里,却死在了他们的手里。
秦国的远交近攻之策颇有成效,赵国将亡,其余四国无一伸出援手相助,都惧怕秦国报复成为下一个被灭的国家,都眼睁睁的看着赵国被灭,“唇亡齿寒”的道理已经在其他诸侯国讲不通了。
所以,即使李牧不被害,也难以抵挡秦国灭六国的步伐,即使他的军事才能再优秀,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赵国连年战争,北部又发生地震,国内大饥,已经没有粮食可供他与秦军对峙打消耗战了,而秦军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是耗得起的。一旦军粮发生危机,赵军自然会不战而亡。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其次,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虽不知李牧当时年纪,但推测也在五十岁上下,按照古人寿命,五十知天命,已算是高寿了,李牧寿命最再多活二十年,二十年后,失去名将的赵国还能抵挡秦国的进攻吗?
秦国能统一东方六国是历史的趋势,秦国拥有更加先进的政治制度和体制,君臣一心,能臣武将众多,东方六国毫无进取之心,妒贤嫉能,内乱不断,君昏臣庸,与秦国的政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东方六国有才能的人都奔向了秦国。
李牧的存在,只不过是推迟了秦国完成统一时间而已,对于历史大势所趋,他是没有能力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