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兰火烧兰花图片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9日 点击:[20]人次
火烧兰、火烧兰花图片
火烧兰是什么品种?
火烧兰,地生草本,高20-70厘米;根状茎粗短。茎上部被短柔毛,下部无毛,具2-3枚鳞片状鞘。叶4-7枚,互生;叶片卵圆形、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总状花序长10-30厘米,通常具3-40朵花;花绿色或淡紫色,下垂,较小;花瓣椭圆形,长6-8毫米,宽3-4毫米,先端急尖或钝;唇瓣长6-8毫米,中部明显缢缩。花期7月,果期9月。生于海拔250-3600米的山坡林下、草丛或沟边。分布于中国、不丹、锡金、尼泊尔、阿富汗、伊朗、北非、俄罗斯、欧洲以及北美(引入逸为野生)。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火烧兰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凡植株生长健壮,假球茎密集的都可分株,分株后每丛至少要保存5个连结在一起的假球茎。分株前要减少灌水,分株后上盆时,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再铺上粗石子,占盆深度1/5至1/4,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然后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栽植。栽植深度以将假球茎刚刚埋入土中力度,盆边缘留2厘米沿口,上铺翠云草或细石子,最后浇透水,置阴处10-15天,保持土壤潮湿,逐渐减少浇水,进行正常养护。浇水在兰花生长盛期,夏季一旦缺水,则盆兰生长不良,兰花需八分干、二分湿。浇水应本着“干则浇,湿则停,适当偏干”的原则。浇水必须浇透,不可浇半截水。浇水次数可视盆兰的植料而定。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火烧兰
尖叶火烧兰:宁波第55种兰科植物现身余姚四明山!
撰文/摄影林海伦
湿地中会有珍稀植物吗?
2021年7月31日,我在宁海的一片高山湿地中意外遇见许多珍稀植物:野生睡莲、线叶玉凤花、东亚舌唇兰、圆叶茅膏菜、小叶地笋等。
湿地中会隐藏如此奇特的植物种类,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在余姚四明山上也有一片类似的高山湿地,想必仔细搜索也能找到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特殊种类。由于以前我对湿地植物的印象,都是由禾本科、莎草科、灯心草科、谷精草科等杂草组成,没有什么珍稀种类的植物出现,因此一直未对这些杂草进行太过认真的调查。
于是在21年的8月11日,我特地造访了余姚四明山上的这片湿地。这次满怀信心地对湿地植物作地毯式的考察,果然也发现了不少正在开花的线叶玉凤花和东亚舌唇兰。
2021年初探收获
当一种植物在杂草丛中开花时,那是一目了然的事情,相反在杂草中要找到没有开花的兰科植物却是相当艰难的。
我的运气一直不错,这会居然又找到一种已经结果的兰科植物新种类!这是我从未见过的兰科植物,而且是成片生长的那种,植株数量超过100株,让人无比振奋。
我采集带有果实的植株回家进行鉴定,
初步鉴定结果为火烧兰属的
尖叶火烧兰
但是由于花期已过,无法确认确切的种类,只有等到来年的花期时再作结论。
据《浙江植物志》记载,尖叶火烧兰的花期为6-7月,
是当时的浙江新记录种类
仅见于天台和临海两地,可见其珍稀程度。
2022年再探,幸运地发现新纪录
为了不错过尖叶火烧兰的花期,今年上半年我多次到这片高山湿地跟踪探访。
终于在6月19日拍摄到刚刚进入始花期的花朵照片。将花朵的特征与尖叶火烧兰的描述相核对,二者的特征是基本符合的。
由此,宁波境内又增加了兰科的新成员,宁波的第55种兰科植物尖叶火烧兰终于得到确认!
尖叶火烧兰花序特写,宁波第55种兰科植物,摄于2022年6月19日
尖叶火烧兰花序特写
尖叶火烧兰花序上通常有花朵10余朵
尚未进入花期
尖叶火烧兰,有明显的花苞
尖叶火烧兰的生命力似乎特别强,它们是连片生长在湿地中相对干燥的区域中,与禾本科等高大粗壮的杂草为伍。
尖叶火烧兰生境:与禾本科等杂草为伍
我拨起一株尖叶火烧兰,发现其地下横走的根茎十分发达,因此它们主要是靠营养繁殖的方式来扩大种群的规模。
尖叶火烧兰地下根茎特写,横长的根茎是其繁殖的主要方式
尖叶火烧兰地下根茎特写
整片尖叶火烧兰可能就像一片毛竹林,本质上讲就是一棵植株,好比“独木成林”的状态。这一点与茅草的习性非常类似。原来兰科植物也可以成为一种成片生长的普通杂草,让人大开眼界。
尖叶火烧兰的根茎如此发达,
这与《浙江植物志》描述的根状茎粗短有一定出入。
我想可能是这种兰科植物十分罕见,人们对它的研究和观察还不是十分细致造成的偏差。
尖叶火烧兰的形态特征(实际测量)
尖叶火烧兰的植株比较高大粗放,高度可达40-60cm。叶片在8-10枚,呈卵状披针形,长约10cm,宽3-4cm。无叶柄,叶片基部抱茎,下部叶片呈鞘状,上部叶片渐小呈苞片状。叶片具10多条弧形主脉,两面均突起,主脉之间还有2-3条细脉,叶片整体上呈深绿色且皱缩不平,很有识别度。
叶片特写:弧形叶脉多且显著
刚刚进入始花期,开放的花朵下垂
它的总状花序生于枝顶,花朵数从1朵到20朵不等,多数为10余朵。苞片发达,形状与叶片相同,通常长于花梗连子房。花黄绿色,开放后稍下垂。外层的3个花萼片几乎相同为绿色,长约10mm,宽3-4mm。两侧的花瓣为金黄色,略比萼片宽些,下部的唇瓣呈紫色。金黄色的花瓣与紫色的唇瓣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组合的花心可能会对传粉昆虫产生强大的视觉吸引力。
有蚜蝇在花朵上活动
尖叶火烧兰的唇瓣结构比较复杂,分为上唇和下唇两部分。上唇和下唇之间有明显的关节相连,上唇呈长圆形,上表面有3-5条纵向的鸡冠状突起,突起多数为紫色,又有橙黄色斑块,色彩艳丽。下唇两侧各有一个三角形的裂片,内表面有紫色脉纹,侧裂片呈直立状,围住下唇的底部,下唇底部有大量的黄色蜜腺。
尖叶火烧兰花朵放大图:唇瓣的上唇与下唇之间有关节相连
花朵:唇瓣的上唇与下唇的侧裂片围成兜状的花心
唇瓣的下唇特写:中心处分布有许多橙黄色的蜜腺
唇瓣的上唇有鸡冠状的突起,并有橙黄色斑块
花朵侧面观:唇瓣的下唇侧裂片直立,围成兜状
唇瓣的下唇侧裂片呈三角形,上有紫色脉纹
合蕊柱长约6mm,顶端的药帽呈粉绿色,下方有2个花粉块,花粉块无柄,呈粒粉质,与通常的兰科植物的花粉块明显不同,但与同样生长在湿地中的朱兰和绶草的雄蕊是一致的。柱头两侧有显著的疣状突起。
合蕊柱特写:顶端的雄蕊药帽呈粉绿色
合蕊柱特写:顶端的雄蕊有2个花粉块,花粉块无柄,呈粒粉质
果实长约2cm,呈长椭圆形,成熟时下垂,因子房不扭转,果实也无扭转的特征。
蒴果特写:果实不扭转,长约2cm
蒴果特写,果实不扭转,长约2cm
尖叶火烧兰结果照片,摄于2021年8月11日
蒴果下垂,摄于2021年8月11日
尖叶火烧兰的花朵在兰科植物中属于中等大小,在野外观赏时似乎相貌平平。但其花朵的结构十分精巧,色彩丰富美丽,放大后才能看清其中的精妙之处。
尖叶火烧兰的伴生植物有许多,大都是常见的禾本科、莎草科和灯心草科等杂草,此时开花的种类有萱草、紫萼和绶草等。
伴生植物:萱草
伴生植物:绶草
伴生植物:紫萼
笔者心得
兰科植物都十分珍稀,每一种新的兰科植物种类的现身,都将为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标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期待着我们宁波有更多的兰科植物会不断出现在我的眼前,这也许是对我长期苦苦寻觅的一种莫大的奖赏。同时也希望这样的高山湿地不被开发和破坏,让这种珍稀兰科植物能生生不息。
2022年6月29日
作者简介:林海伦,宁波市药品检验所主任中药师,30多年来一直关注研究宁波的乡土动植物资源,发现过大量珍稀物种,并长期致力于科普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