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北方降温

范成大州桥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4日    点击:[17]人次

范成大《州桥》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

范成大《州桥》的原文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州桥,指北宋故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市)城内横跨汴河的一座有名的桥,正名为天汉桥。作者在诗题下自注云:“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也多处提到此桥。如《河道》条记:“州桥正对于大内御街。”《宣德楼前省府宫宇》条记:“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州桥夜市》条则追述“自州桥南去,……至朱雀门……直至龙津桥”,路边饮食名目的繁多及夜市“直至三更”的盛况。这些记载所述州桥的位置与范成大的自注是相符的。诗以《州桥》为题,对作者来说,对当时南宋人民来说,这不是一个寻常的地理名称,而是寓有神州陆沉之恨、足以勾起故国《黍离》之悲的一座桥梁。

就整首诗而言,它不仅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还使读者窥见了诗中人物的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它一步紧一步地扣住人的心弦,而在达到顶点时戛然而止,可是并非语意都尽,却是馀音袅袅,留下了一个分量沉重、启人深思的问题。诗人没有以使者身份回答这个问题,也没有以作者口吻表达感想,发表议论,但他的思想感情已经与诗笔下叙说的事实、描绘的形象融合为一。读者是自会接受感染、领会意味、寻求答案的。一首吸引人的诗,要如梅尧臣所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见欧阳修《六一诗话》);这首诗可说是兼而言之。

如果要探索其“不尽之意”,不妨参读陆游的一首诗:“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遗老不应知此恨,亦逢汉节解沾衣。”此诗题作《夜读范至能〈揽辔录〉言中原父老见使者多挥涕,感其事作绝句》,可以说是对《州桥》诗中父老的提问作了间接的答复。这就是父老年年失望的原因,也是使者无言以对的原因。

可以与这首《州桥》诗参读的还有陆游的另一首诗:“三万里河东入海,八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题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显然这里展现的壮丽雄伟的河山、南望王师的遗民,都是诗人在想象中塑造出来的,而诗中的“又一年”三字似与《州桥》诗中的“年年”两字相衔接,很可能是“迎凉”时想到《州桥》诗的有感之作。他既然曾读《揽辔录》,当然也曾读《州桥》诗。对照来看,范、陆的两首诗都从描写环境入手。但范诗采写实手法,写的是眼前景,是实景;陆诗采夸张手法,写的是意中景,是虚景。两诗同样写出了沦陷区人民的痛苦处境和内心愿望。但范诗截取的是片段场景;陆诗显示的是整幅画面。它们的表现方法不同,各具艺术风格,各有独到之处。如果说陆诗以境界壮阔、声情激越见长,则范诗以细腻传神、亲切感人取胜,正是一水分流,花发两枝,从比较中可以得到一些有关诗艺的启示。

汽车画刊杂志社

电脑知识与技术杂志社

财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