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近日新闻

成语兔死狐悲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4日    点击:[15]人次

成语“兔死狐悲”背后有何历史典故?该如何理解?

如何解释成语“兔死狐悲”?有什么典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成语】: 兔死狐悲

【拼音】: tù sǐ hú bēi

【解释】: 兔子死了,狐狸感到悲伤。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

公元1227年2月,宋朝派太尉夏全领兵进攻楚州,杨妙真派人去争取夏全,对夏全说:“你不也是从山东率众归附宋朝的吗?如今你却带兵来攻打我们。打个比方说,狐狸死了,兔子感到悲伤哭泣;如果李全灭亡了,难道独有你夏全能生存吗(原文是‘狐死兔泣,李氏灭,夏氏宁独存’)?希望将军和我们团结起来。”夏全同意了。

往后,《元曲选·无名氏<赚蒯通>四》里说:“今日油烹蒯彻,正所谓兔死狐悲。”

后来,人们引用“兔死狐悲”这个成语,来比喻因同类的死亡或失败而感到悲伤。现在多用于贬义。

农业技术与装备期刊官网

中国食品工业期刊

科学咨询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