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本地新闻

大历十才子指的是哪十个人他们有哪些代表作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4日    点击:[17]人次

大历十才子指的是哪十个人?他们有哪些代表作?

唐代宗登基后,改元大历。大历是盛唐向中唐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诗歌创作风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韦应物、刘长卿等人以外,最出名的就是“大历十才子”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安史之乱犹如一记清脆的响鞭,将依旧生活在盛唐气象美梦中的人们彻底惊醒,痛定思痛之后却又不得不面对严峻冷酷的现实:地方武装割据严重,与中央分庭抗礼;边疆的吐蕃趁机侵袭西北边地,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破坏。内忧外患的严酷现实宣告着全盛时期的终结,反映到诗歌领域,那昂扬奋进、自信慷慨的盛唐之音亦成了永远的绝响。

放眼此期的诗坛,王维、岑参、李白、杜甫等着名诗人相继离世,而韩愈、柳宗元、白居易等人则年齿尚幼,尚未在当时的诗坛崭露头角,倒是大历年间的一批诗人,用一种孤寂幽怨的调子苦苦延续着诗歌的血脉。大历十才子”就是代表人物。

大历是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十才子”之名,最早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的《极玄集》,具体指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十人。他们在大历初年多在长安和洛阳一带活动,因为常常参加一些应酬唱和活动而被世人所熟知。“十才子”的具体成员,宋代学者还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还是姚说最为可信,因为《新唐书·卢纶传》所说与之一致。

“十才子”的诗,善于捕捉幽清细微的意象,往往通过寥寥数字就描摹出一幅美丽清幽的画卷,不足之处在于过分讲求字词的锤炼,雕琢气浓,以至于“有佳句而无佳篇”,缺乏圆浑一体的气象。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十才子的简历和代表作:

1、钱起

简介:

《咏被中绣鞋》

【唐代】夏侯审

云里蟾钩落凤窝,玉郎沈醉也摩挲。

陈王当日风流减,只向波间见袜罗。

这是一首艳情诗。诗中描写两情相悦,情真意切,然而从总体上来说,格调不高,思想与艺术上均无特色,属于被元结斥为“指咏时物,含谐丝竹,与歌儿舞女生污惑之声于私室”的作品之列。

结语:总体上说,“大历十才子”可以看作是中唐大历时期的一个诗歌流派,除了唱和赠别之作外,大多以田园风光、羁旅愁思等为诗歌题材,作诗追求格律严整、字句精炼,诗风呈现出情思绵邈、孤寂幽远的特征。“十才子”的诗很少反映社会现实,而是多选取青山、白云、秋风、残照、野渡、孤舟、落叶、寒雨等寂寞幽冷的意象,抒发清冷孤寂的情思,表现一种事不关己、超脱尘世的隐逸的姿态。

从以上的诗中我们读到的是那种“神情未远,气骨顿衰”的惆怅、伤感与无奈,这正是中唐时期精神风貌的真实展现。往日的繁华犹如隔世的烟花,虽曾万分灿烂但早已消逝,留给他们的是生不逢时的慨叹;战乱早已将建功立业的豪情消磨殆尽,剩下的只有那世事看尽的无奈与散淡。

当然,“十才子”的部分诗作也有杜甫现实主义的影子,对于国计民生也偶尔有所反映,这类诗作除了韩翃的《寒食日即事》外,还有卢纶的《逢病军人》:“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在深切的同情中写尽了伤兵的痛楚。耿的《路旁老人》中“陌上归心无产业,城边战骨有亲知”等句,也以沉痛的笔法描写了战乱之后孤独老人的凄凉晚景。

美术文献杂志

辽宁青年杂志

科学与信息化杂志社

农村科学实验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