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伏轻混是不是未来的方向汽车方向48伏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19日 点击:[29]人次
48伏轻混是不是未来的方向汽车方向(48伏混动缺点)
1.48伏轻混是不是未来的方向汽车方向
政策之下的抉择 48V轻混能否成为救命稻草?随着近几年全球环保法规的日益严苛,如何才能有效地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成为各大汽车厂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就目前而言,无论是开发难度、配套设施、电池技术还是技术投入来讲,车企要想全面转型电动化都是支出大于收入。若不朝着新能源方向转型的话,愈加严峻的排放法规和各国新政策的出台,都会将企业[企业一般是指以盈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才能等),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一步步逼向死路。
所以,在这样情况下,各大主机厂迫切需要找到新能源技术的突破口, 48V轻混动系统便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提到混动车型,最有话语权应该是日系车。
其实早在1997年,丰田首次向外界展示其混合动力系统后,十几年的时间内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混合动力产品线。并且累计销量超过千万辆车,奠定了混动车霸主的地位。
随着之后各国新排放法规的推出,欧洲品牌和国产品牌也陆陆续续推出了混动车型。其中,48V轻混系统是各国厂商都在推崇的一个车型,特别是在国内,48V轻混车型也可以上新能源牌照,这对于在北上广的摇不到普通蓝牌的消费者来说,48V轻混无疑是解决用车的最好选择。
但是,48V轻混如此抢手,它又有多少高科技含量,是否仅仅是主机厂的一根救命稻草呢?48V与12V的有那些区别?随着汽车电气化设施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汽车附件从机械液压变为电力驱动,如转向、水泵、散热器、制动器、节气门等。这时原车的车载12V电源满足这些设备的运转已经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所以必须通过增大电压来满足用电的需求,因此48V也可以看作为12V的升级版。
至于为什么是48V而不是更高的电压,主要是因为人体能承受的安全电压为60V以内,也就是说只要低于60V的电压,车辆不需要采取额外的安全防护措施,从而节省成本。同时,48V电压已经能满足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转,并且48V电池的最高充电电压可以到达56V,已经非常接近60V,所以48V电池是人体能接受的最高电压等级。
48V电池工作原理是什么?48V混动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就是BSG(皮带传动启动/发电一体化)电机,它既是发电机也是电动机。车辆制动的时候,BSG又可以充当发电机利用车辆制动的动能回收,将动能转换成电能回收到蓄电池当中。
除此之外,空调压缩机、冷却水泵这些用电量比较大的附件,在发动机熄火后也可以通过48V电机来保证正常工作。不仅如此,48V和12V电池组成的DCDC转换器双向供电系统还可以用于车辆电子涡轮、电动转向机、空气悬架系统及其它照明修通和信息娱乐等提供电力来源,从而让车辆实现出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驾驶性能。
中、日、德三国对48V轻混持什么态度?和其它零部件一样,48V轻混系统也是由供应商提供。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诸多汽车品牌轻混系统大多由博世、**、德尔福和法雷奥提供技术支持;在国内,也有像精进、上海电驱动、科力远等企业涉及该领域。
各品牌之间大家各显神通,其中论全球对轻混系统的钟爱程度,德系车可谓是这项技术的忠实拥护者,奥迪、奔驰、大众等先后都推出了48V轻混车型,这其中就包含我们熟悉的新款奥迪A8L、奔驰S级、大众高尔夫GTI车型。而对于汽车工业发展时间较短的国产品牌来说,混合动力可谓是一个近路超车的好时机。
长安、吉利等先后都推出了48V轻混车型,而比亚迪、奇瑞、宝骏旗下的48V轻混车型也即将亮相。其中就拿给上汽和一汽提**品的上海电驱动48V混动系统来讲,这样一套系统中包含锂电池、BSG、双向DCDC等,成本能控制在3500-4500元之间,节能效果则能达到12%-15%。
而像国外进口的可能就会更贵一些,成本在5000-10000元之间,节油效能在15%-20%。因此,48V轻混系统节油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并且也不需要对车体结构做很大改动,所以车辆增加一个48V轻混很容易实现。
就连一向主张重混并取得世界领先水平的日系车如今也开始转投48V轻混阵营了,在日益严苛的全球排放法规的驱使下,危险信号正在逼近每一家车企。以中国的排放法规为例,即将到来的国六排放标准,对一**碳、碳氢化合物以及颗粒物排放变得更加严苛。
因此,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日系车也只能选择屈服。48V轻混可以省多少钱?我们都知道,在日常养车中,油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既然48V轻混系统可以节省燃油,那它到底可以省多少钱呢?我们简单算了一笔账,以一辆普通的家用代步车为主,平均一个月油费大约是1000元左右,这样一年下来就是12000元。
如果汽车搭载48V轻混系统的话,那么一年大约可以节约1500-2000元的油费,按照一套48V轻混动系统成本3500-4500元计算,客户在购车时轻混车型可能要多花5000-6000元的购车费用。如此估算来看,用户在购买48V轻混车型额外的花费,只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将购车时多花的费用收回,而过了这个时间,车辆每年节省的油钱就相当于多赚回来的。
如此一来,48V轻混系统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若是轻混车型和燃油车车型差价较大,那建议还是选择燃油车来的更划算一些。
总结:以目前的形势来看,世界主要国家排放法规的收紧不可逆转。不过在当前的技术水平环境之下,无论是纯电动车[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还是插电混合。
2.电动汽车预计什么时候可以普及
电动车的发展趋势 中国自行车[人力脚踏驱动的两轮车。]协会秘书处在对2008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时指出,2008年总的情况是生产增速加落、成本推高产值、利润增长有限、资金占用增加。
自行车出口[出口(Exports),运货出国,与进口相对应,是指将国内的货物或技术输出到国外的贸易行为。]形势出现了自1996年来的首次下降,全年累计出口5658万辆,同比下降4.5%;电动自行车出口增速较快,2008年,全国共出口电动自行车58.7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8.3%,出口总额突破一亿美元,达到1.8亿美元。 一、当前,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从内因上看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出口依存度高,国内市场开发不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看,2008年自行车行业出口占销售比重为40.7%,远远高于轻工行业19.5%的整体水平,如果仅从出口数量考虑,出口依存度则接近70%,增加出口已成为带动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国内市场方面,根据统计局资料,2003-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不包括农村)自行车保有量分别为2.51、2.54、2.25和2.26亿辆,与同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两位数的增长水平相比,自行车的市场规模甚至在缩小。
目前我国自行车的人均普及率不足40%,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普及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由此可见,开发国内市场仍有很大潜力。 二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以创造新技术为目的创新或以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创造的资源为基础的创新。]不足,自主品牌出口比例较低。
目前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战略性规划,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少,多数企业重视引进先进设备、忽视消化吸收再创新。而且出口又多为贴牌生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少,企业不仅缺乏品牌意识,更缺乏打造国际品牌的理论的经验。
三是信息化发展滞后,经营管理水平偏低。当前ERP、MES、SAP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IMS,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很多学科,是各学科紧密相连综合交叉的一门新学科。]已广泛应用于钢铁、汽车、电子等行业,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能耗、理顺了各生产经营环节,使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但SAP、MES等信息管理系统在自行车行业中的应用还很少,多数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一方面制约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不利于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 2、从外因上看也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各国实体经济,自行车外部需求减少。
2008年自行车出口量出现了自1996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其中出口韩国、俄罗斯、香港和阿联酋合计比2007年减少300多万辆。随着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衰退,预计自行车出口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出口将进一步萎缩。
二是人民币对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大幅升值,削弱了自行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接近20%。
我国每年有超过5000万辆的自行车出口到美日欧等国家或地区,汇率的快速波动不仅削弱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而且增加了企业的汇兑风险,也不利于企业发展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特别市人民币升值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更为突出。 三是原辅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
2008年,钢铁、有色金属等原辅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上半年价格涨幅一度超过30%,下半年又快速下降,年末价格同比大幅下跌。近几年,原材料价格或是一路走高,或是大幅震荡,使对原材料价格高度敏感的行业、企业经营风险大幅增加,加之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企业面临着巨大压力,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日益紧迫。
二、未来一段时期,行业需要重点把握发展趋势是什么?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中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何时能实现复苏并不确定。自行车行业面临的困难不仅有金融危机的因素,更有行业自身发展滞后的阶段性因素,作为传统制造业,一定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既做好应对当前危机的准备,也要做好应对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准备,还要学会适应经济周期性波动,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因此,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经济高速增长时代逐渐结束的趋势。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由于金融危机,更是源于经济发展周期性和自我调整的因素所在。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日益成熟,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很难实现。目前自行车产业依靠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潜力已经发挥尽至,出口市场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的萎缩不可避免。
企业要适应这一变化,转变发展方式,逐步加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也要更加重视国内市场,开拓新的市场。电动自行车的出口形势虽仍比较乐观,但也要提早调整,重视自主品牌出口,把产业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以过硬的质量和令人信服的品牌,赢取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D%A补充:%D%A电动车发展趋势【报告来源】 中研网讯 【报告内容】 混合动力已经渐渐地不被人们注意,电动车被人们认为是未来最有希望的环保汽车新技术,从今年的日内瓦车展到眼下的上海车展都证明了电动车是业内热点所在。这一方面得益于新一代的快充电池,能够让电动车快速充电而且有着更长的使用时间。
另一方面,在汽车的结构与设计方面,电动车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越来越接近实用化。而上海车展上传出的信息还表明,中国国内的汽车制造厂也开始重视电动车技术,并且推出了一系列产品试图占领这一市场的新"制高点"。
整。
3.今后电动车能在公路上行驶吗
楼主所说“电动车”,应该指的是按非机动车管理的“电动自行车”吧?
泛泛地说,两轮电动车分类两类,
1、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按照非机动车管理,必须符合国家标准GB17761-2018《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
综合来看,这个标准的核心是:整车质量(含电池)≤55kg、设计时速≤25km/h、电池标称电压≤48V、电机功率≤400W、脚踏能力≥5km/0.5h。
2、轻型电动摩托车:凡超出《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两轮电动车,理论上均属于电动摩托车范畴,要想上道路行驶,必须办理机动车登记手续,取得行驶证及机动车号牌,购买交强险,即可上道路行驶。驾驶者必须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准驾车型是D、E或F。
4.近几年电动车将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电动车的发展趋势 中国自行车协会秘书处在对2008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时指出,2008年总的情况是生产增速加落、成本推高产值、利润增长有限、资金占用增加。
自行车出口形势出现了自1996年来的首次下降,全年累计出口5658万辆,同比下降4.5%;电动自行车出口增速较快,2008年,全国共出口电动自行车58.7万辆,同比大幅增长38.3%,出口总额突破一亿美元,达到1.8亿美元。 一、当前,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从内因上看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出口依存度高,国内市场开发不足。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的统计看,2008年自行车行业出口占销售比重为40.7%,远远高于轻工行业19.5%的整体水平,如果仅从出口数量考虑,出口依存度则接近70%,增加出口已成为带动产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国内市场方面,根据统计局资料,2003-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不包括农村)自行车保有量分别为2.51、2.54、2.25和2.26亿辆,与同时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每年两位数的增长水平相比,自行车的市场规模甚至在缩小。
目前我国自行车的人均普及率不足40%,与发达国家70%以上的普及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由此可见,开发国内市场仍有很大潜力。 二是技术创新不足,自主品牌出口比例较低。
目前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战略性规划,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少,多数企业重视引进先进设备、忽视消化吸收再创新。而且出口又多为贴牌生产,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少,企业不仅缺乏品牌意识,更缺乏打造国际品牌的理论的经验。
三是信息化发展滞后,经营管理水平偏低。当前ERP、MES、SAP等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钢铁、汽车、电子等行业,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约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能耗、理顺了各生产经营环节,使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但SAP、MES等信息管理系统在自行车行业中的应用还很少,多数企业经营管理方式仍然比较粗放,一方面制约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不利于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 2、从外因上看也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各国实体经济,自行车外部需求减少。
2008年自行车出口量出现了自1996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其中出口韩国、俄罗斯、香港和阿联酋合计比2007年减少300多万辆。随着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持续衰退,预计自行车出口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出口将进一步萎缩。
二是人民币对美元、欧元等主要货币大幅升值,削弱了自行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已接近20%。
我国每年有超过5000万辆的自行车出口到美日欧等国家或地区,汇率的快速波动不仅削弱了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而且增加了企业的汇兑风险,也不利于企业发展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特别市人民币升值对中小企业的影响更为突出。 三是原辅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
2008年,钢铁、有色金属等原辅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上半年价格涨幅一度超过30%,下半年又快速下降,年末价格同比大幅下跌。近几年,原材料价格或是一路走高,或是大幅震荡,使对原材料价格高度敏感的行业、企业经营风险大幅增加,加之劳动力成本逐年上升,企业面临着巨大压力,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日益紧迫。
二、未来一段时期,行业需要重点把握发展趋势是什么?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中国经济增速大幅放缓,何时能实现复苏并不确定。自行车行业面临的困难不仅有金融危机的因素,更有行业自身发展滞后的阶段性因素,作为传统制造业,一定要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既做好应对当前危机的准备,也要做好应对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准备,还要学会适应经济周期性波动,适时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因此,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经济高速增长时代逐渐结束的趋势。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不仅仅是由于金融危机,更是源于经济发展周期性和自我调整的因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