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史上第一人蔡公时死亡之谜遭日军杀害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18日 点击:[15]人次
“外交史上第一人”蔡公时死亡之谜:遭日军杀害
蔡公时用日语同日本兵理论,严厉谴责日军破坏国际法,粗暴侵犯中国外交机关及外交人员的行径。但残暴的日本兵不等蔡公时说完,就用枪托将蔡公时打翻在地,又将蔡公时和17名随员全部捆绑起来。随后,一个日军兵宣读了日军第六师团长福田彦助屠杀外交官员的命令。
1928年5月3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获取在华利益、进而霸占中国,借保护侨民为由悍然攻占济南,大肆屠杀我无辜军民和外交人员,打死中国军民6123人,打伤中国军民1700余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因大规模屠戮自5月3日开始,故又称“五三惨案”。这是南京大屠杀之前,现代国际史上最惨无人道的一幕。
蔡公时多年追随孙中山革命
蔡公时,江西九江人,字公时,别号虎痴、公痴、痴公。1902年,蔡公时赴日本留学,后加入中国同盟会,常伴孙中山左右,成为坚定的革命党人。因为他曾经两次东渡日本,日语极好,涉及日本的事务,孙中山大多让蔡公时斡旋。孙中山因病住院时,蔡公时始终在其身边,进食、沐浴无不亲手服侍,是孙中山弥留之际伴其左右并聆听遗言的极少数国民党人之一。
“五三惨案”震惊世界
同日,日本侵略军向济南的中国军队发起挑衅,并随即发起大规模进攻,将7000余名北伐军缴械,同时在济南滥杀无辜平民。8日,日军炮轰济南,9日猛攻济南城门,北伐军将士奋起抵抗。5月10日,日军利用飞机、大炮、机枪,发疯似的轰炸扫射。蒋介石采取了退让方针,命令北伐军“忍辱负重”,撤出济南,绕道北伐。11日,国民革命军代理济南卫戍司令苏宗辙接到蒋介石密电,命令守军放弃济南。中国军队放弃济南后,日军进城,又大肆屠杀、洗劫,杀死杀伤中国民众数千人,来不及撤出的数百名北伐军伤员也全部被日军屠杀,这就是举世震惊的“济南惨案”。据济南惨案被难家属联合会调查:“济南惨案”中中国军民死亡6123人,伤1700多人,财产损失2957万元。因日军大规模屠杀中国军民是从5月3日开始的,故又称“五三惨案”。史学家称,这是南京大屠杀之前,现代国际史上最惨无人道的一幕。
“五三惨案”发生后,国民革命军绕道北伐,直到占领北京后,日军才表示愿意同国民党当局谈判。谈判反复进行了一个多月,1929年3月28日,中日两国就解决济南惨案问题在南京正式签字。“五三惨案”交涉结束后,日军被迫撤兵。从表面上看,好像这次中国对日外交获得了胜利,其实不然,因为日本只是履行了济南协定中的撤兵回国的一部分,而其赔偿损失部分却没有履行。“济南惨案”对当时的中国领导人蒋介石的心理产生重大冲击,蒋介石在1928年5月3日的日记中写道:“身受之耻,以五三为第一,倭寇与中华民族结不解之仇,亦由此而始也!”此后,蒋介石在日记中坚持每日写上“雪耻”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