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是什么时候称王的当时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18日 点击:[17]人次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是什么时候称王的 当时背景是什么
还不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纷纷称王,你知道各诸侯国称王的时间与背景吗?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周朝推行分封制,先后分封上百诸侯国,并制定了严格的“礼乐制度”用以维持统治。在周王室统治权威尚存之时,只有周天子可以称王,各诸侯国则恪守“公侯伯子男”爵位制度,然而从西周中期开始,随着周王室统治权威的逐渐崩溃,开始有诸侯国僭越称王,并最终在战国中期达到顶峰,一时间天下诸侯纷纷称王,周天子权威尽丧。那么,你知道这些诸侯国都是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称王的吗?
7.巴国:具体时间不详。巴人早在夏朝时便已经建立巴国,后因参与武王伐纣立功,周朝建立后周武王分封姬姓宗亲于巴国。春秋时期,楚国崛起于南方后,巴楚战争频繁,巴国因多次战败被迫向西迁移,结果又因地缘关系与蜀国爆发“巴蜀世战争”。
在《华阳国志·巴志》中有“七国称王,巴亦称王”的记载,可见在中原列国纷纷称王之后,巴国国君也随之称王。不过,关于巴国称王的具体时间,却是没有办法确定了,应该大致在“五国相王”至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被秦国所灭的这段时期内。
综上,早在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统治权威的衰弱,楚国、吴国、越国等偏远强国便已经僭越称王,另有蜀国迫于压力降帝号降为王号。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战国初期魏国称王和徐州相王事件,就此拉开了列国称王序幕,战国各强国包括宋国、中山国、巴国亦纷纷称王,而除了这些强国之外,鲁国、卫国等小国则始终没有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