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酒量都很大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18日 点击:[17]人次
古人的酒量都很大,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印象中古人的酒量都非常大,那么历史上真的是这样吗?那么古代的酒大概在多少度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宋朝末期,元朝前期时,酒的制作有了大的突破。因当时辽、西夏、金等来到中原,他们是有野性的人群,都来自寒冷的草原等地,为了趋避寒冷,强身健体。生活的环境使他们通过蒸馏手法做酒,浓度很高的饮品才能够他们取暖,所以有学者说,蒸馏的制酒方式便是元朝的开始。元朝时开始的酒和现如今的酒才有相似之处,但这也让我们发现,真正的华夏人群其实喝的是度数非常低的清酒的。而且,虽然在元朝出现了高度数的酒,但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仍然更喜欢饮用度数低的酒曲酿酒,不仅是因为他们不是非常喜欢高度数,也是因为他们买不起,因为蒸馏而出的高度数酒确实只有在宫廷内的重要场合才会拿出来,这些酒有的到达了50度。
等到明朝的时候,人们依旧喜爱发酵的低度数酒,所以,蒸馏的酒水并没有得到非常大的普及和喜爱。等到清朝的时候,满人统治天下,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使他们更倾向于度数高的酒。在那个时期,够辣、够烈、够浓、后劲非常足的高度数酒是他们的心头爱,所以在清朝,蒸馏的酒已经普及,取代了发酵制成的酒。那时候的制酒技术也在飞快地进步着,逐渐流传下来,所以清朝时期,人们的酒量可能是真的很好了。
古代的酒一般都是曲酿发酵酒,度数比较低,9度到18度那样,后来的蒸馏烧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白酒,大概接近50度,在《本草纲目》的记载里,烧酒在是元朝时出现的。
而现在的白酒,度数低的40多度,高的60多度,能喝上几瓶的不死也得残了,要是古代,打仗前喝点现在的白酒热热身,那么恭喜你,中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