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督节度使行军大总管在唐朝是什么官职谁的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18日 点击:[17]人次
都督、节度使、行军大总管在唐朝是什么官职?谁的权力更大?
都督、节度使、行军大总管在唐朝是什么官职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唐朝之所以强盛,与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分不开,而都督、节度使、行军大总管便是唐朝常见的三种军事官职,其中都督和节度使更类似于现代的军区司令,不同之处在于都督职权较轻,而节度使则职权更重,且在掌握民政和财政之后成尾大不掉之势;而行军总管(大总管)则是战时的军事最高长官,不过却是临时职位,战争结束后便予以撤销。我们分别来介绍:
都督:唐初设都督府,以都督(大都督)为主官
行军总管源于北周时初设,乃是战时的军队主帅,如《周书·宣帝纪》有载“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为行军元帅,率行军总管杞国公亮、郕国公梁士彦以伐陈”,隋唐两朝沿用此制。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行军总管、行军大总管只是临时官职,往往在战时以大臣充任,专门负责率领大军出战,而战争结束后,便又予以撤销。
例如贞观十三年(639)十二月,唐朝讨伐高昌,唐太宗以吏部尚书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薛万均、铁勒将领契苾何力副之,合兵15万西征。又如显庆二年(657)正月,唐朝第三次攻打西突厥,便以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燕然都护任雅相、回纥婆闰副之,率步骑10余万出金山北。
不过,行军总管、行军大总管这种称呼大多出现在唐初,唐朝中期以后便已经很少出现了,取而代之的是节度使和元帅等职务。
如上所述,我认为应该是行军大总管、都督、节度使三者的关系应该是节度使>都督>行军大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