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身为皇帝为何死后只有一把乐器陪葬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1日 点击:[14]人次
李存勖身为皇帝,为何死后只有一把乐器陪葬?
古代天子死后往往都会有丰厚的陪葬品,可是下面这位却只有一把乐器陪葬,未免也太寒酸了吧。
天子沉迷于戏、伶人把持朝堂、宦官祸乱地方,这就是当时后唐王朝的现状,一大批受到打压和排挤的文武大臣郁闷着、失望着、忍受着,他们不明白,原先的英明神武、睿智大度的皇帝去那儿了?是啊,爸爸去哪儿了呢?不是,皇帝去哪儿了呢?
公元926年,听信宦官谗言,李存勖诛杀了灭亡后蜀、功勋卓著的大将郭崇韬,紧接着,又准备对自己的义兄、另一位战功显赫的大将李嗣源下手。
早就对他失望透顶的各路将领纷纷起兵造反,其中以大将石敬瑭最为积极(出卖“幽云十六州”给契丹的那位),他们推举李嗣源为主帅,一路打进了汴京,身在洛阳的李存勖这时候才想起来平叛,面对着军心涣散的士兵,他只得拿出宫中的财帛,好言相劝,让他们上阵杀敌,士兵们不情不愿,不过看在财帛的份上,他们缓慢的在洛阳城外集结,皇帝当到这种份上,也是够悲催的,李存勖也不敢逼迫这帮士兵过甚,本来已经烽烟四起了,这时候再来个兵变,那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了。
谁知道,怕什么来什么,胸中藏着一团复仇火焰的马直(皇帝亲卫军)指挥使郭从谦(伶人)无时无刻不在找机会为自己的叔父郭崇韬(不是亲的,但是感情非常好)报仇。
他乘着大军外调、城内空虚的机会,率军火烧兴教门,发动武装叛乱,叛军借助火势,一路杀入宫内。唐庄宗李存勖在乱军中为箭矢所伤,不久毙命。为了避免他的尸体受到侮辱,他以前宠幸的一个伶人将李存勖生前爱好的乐器堆放在他的尸体上,纵火焚烧,李存勖生前所有的功业也在熊熊火焰中化为灰烬。史称“兴教门之变”。
帝王宝座的背后,从来不是浪漫主义的霞光满天、风花雪月和率性而为,而是血与火的锤炼、刀与剑的冰冷、生与死的抉择,更是如履薄冰的谨慎和善始善终的坚韧。只有真正的政治家,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