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血糖测试仪

揭秘太平天国是怎么一步步养肥湘军的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1日    点击:[13]人次

揭秘:太平天国是怎么一步步养肥湘军的?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太平天国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1852年6月,太平军终于从广西杀入湖南,进而席卷湘南,咸丰对八旗、绿营这两支正规军失去了信心,于是同于肃顺兴办地主武装之主张,曾国藩湘军就是在此背景下编练成军,并最终成为太平天国之“掘墓人”。1864年7月,湘军经过近11年战斗,终于攻克天京,消灭了太平天国。曾几何时,太平军所向无敌,横扫大清帝国军队,兵锋所到之处,无人可挡。太平军势力如日冲天之时,曾国藩湘军还是初生牛犊,尚不成气候,而太平军不但不能将其歼灭,还一步步养肥了这“掘墓人”,实在可惜。那么,太平天国是如何一步步养肥这“掘墓人”呢?一起看看吧。

湘潭之战——湘军有了崛起之可能

1854年1月,胡以晃率军北征庐州,攻破城池,湘军鼻祖江忠源自杀,皖北基本纳入太平天国势力范围。接着,杨秀清试图横扫湖北、湖南,于是调集重兵对武昌、长沙同时发动进攻,西征军连战连捷,两湖地区驻防的八旗、绿营是毫无招架之力。3月,曾国藩接到咸丰圣旨,便率新练成的湘军水陆两师共17000余人,战船一百余艘,从衡阳移师长沙,迎战太平军。在长沙北面靖港,曾国藩孤军冒进,被石祥贞、曾天养杀得落花流水,被迫投水自尽,却被部下救起,幸免于难。可惜,在事关全局的湘潭之战,西征军统帅“工科男”林绍璋对湘军战力估计不足,不顾自身水营力量之虚弱,一味与塔齐布、彭玉麟浪战,导致2万主力全军覆没,自己仅带4位骑兵逃回岳州。湘潭之战获胜,湘军信心十足,咸丰更是喜出望外,于是大力支持曾国藩,这使得湘军有了崛起之可能。李秀成在自述中将“湘潭惨败”视为“十误”之一,不无道理。

天京事变——湘军得以恢复元气

杨秀清指挥三路大军摧毁“江南大营”,解除了长达三年之久的天京之围,太平天国达到巅峰状态,部队士气如虹。此时,石达开再次率军西征,与韦俊内外夹击武昌郊外的胡林翼、李续宾军团,湖北湘军处境被动;刘长佑部湘军则继续在萍乡呆着,无法越过太平军防线;韦昌辉则督师江西,与湘军玩起消耗战;曾国藩本麾下湘军不多,且钱粮受制于地方督抚,部队士气低落。此时,若是太平军能全力攻打武昌湘军,不惜代价搞定力量相对强大的胡林翼、李续宾军团,曾国藩系湘军必定会崩溃。可惜,太平天国热衷于内斗,再次给湘军逃过一劫。1856年9月,东殿、北殿、翼殿、燕殿等各实力派在“天京事变”中自相残杀,2万余骨干精锐死于内斗。次年5月,石达开率10万精锐脱离天京,更让太平天国元气大伤,李秀成言:“带走合朝文武,精兵悍将”,视为“十误”之一。如此一来,本该被消灭的湘军不但逃过一劫,还得以有充足时间恢复元气。

祁门之围——错失歼灭湘军最后良机,终酿恶果

1860年,对曾国藩而言是幸运的一年,也是险象环生之一年。幸运,是因为李秀成率大军第二次摧毁“江南大营”,而后乘胜东征,将满清王朝在南方屯驻的八旗、绿营打残废了。咸丰没办法,只好授予曾国藩实权,任两江总督,节制东南四省军务,湘军成为消灭太平军之绝对主力。险象环生,是因为曾国藩一意孤行,不听学生李鸿章劝告,非要将大营驻扎在皖南祁门,差点被李秀成活捉。进兵时,李鸿章言:“祁门地形如在釜底,殆兵家之所谓绝地,不如及早移军,庶几进退裕如。”希望赶紧撤离,可曾国藩不听,自认为湘军勇猛。12月,李秀成率主力西征,分兵三路攻打祁门,前锋越过羊栈岭,距祁门只有10余里,形势危急。此时,李鸿章、王恺运等幕僚借口家中有事,偷偷离开祁门,将曾文正孤家寡人抛弃。祁门湘军仅6000余,压根不是李秀成对手。可惜,李秀成情报工作不给力,不知道曾国藩此时就在祁门,否则全力以赴,血战祁门,曾国藩必死无疑。只要曾国藩一死,派系众多的湘军难以拧成一股绳,太平军可以将其各个击破,成为最终赢家。此次错失机会,后患无穷,这是李秀成未曾料到的。

综上所述,从1854年湘潭之战到1860年祁门之围,太平军有五次机会可以消灭或者是打残湘军,让其不再成为太平天国之威胁。可惜,太平军一次都没能把握住,一步步养肥了这“掘墓人”。1864年7月,九帅曾国荃麾下“吉字营”攻入天京,消灭太平天国。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

我提供千川对公2对私45不配合自运营多端口稳定收量

视频号怎么添加管理员

我提供广点通开户政策拉满市面顶点绝不会让老板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