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农民互联网

战国时期韩国被灭后为什么后来没有再出现过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点击:[14]人次

战国时期韩国被灭后,为什么后来没有再出现过“韩”这个国号?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韩国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战国七雄我们都已经可以说是非常熟悉的了,但是对于这七个国家各自的国号,却可以说一直都有着很大的疑惑。在七个国家当中,有六个国号其实在后世还是有出现的,比如齐国,后世有“北齐”,秦国,后世有“前秦”,魏国,后世也有“北魏”等等,当然这里的北、前、南等等都还是后世人为了更方便的区分他们而加上去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那就是这些国家的国号在后世一直都有被使用。然而这里面有一个国家却是一个例外,那就是韩国。自从战国时期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政权给自己的国号起名为韩,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北韩”“南韩”之类的政权,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何大家选定国号的时候从来不使用韩呢?

3.国名和地域有什么关系

我们下围棋的都知道一句话“金角银边草肚皮”,边角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且有着极强的辨识度,几乎不可能被其他地区取代,比如秦地在陕西,燕地在辽东,不可能定都陕西的人取“燕”作为国号名,这就是辨识度的作用。假如中国变成一个九宫格,那么战国七雄在边界的国家地域名就十分明确了。

西北角是秦。历代只要建国在陕西、甘肃便是秦地。苻坚、姚苌的国号“秦”便因此而来。

东北角是燕。历代只要建国在辽东的便是燕地,慕容氏的国号“燕”便因此而来。

西南角是蜀。历代建国在巴蜀的多用此国号。

东南角是吴。只要建国在南京的大多用这个国号,朱元璋也不例外,称帝后才取了“明”作为国号。

西边的是汉,汉中之地。南边的是楚,江汉之地。东边的是齐,齐鲁大地。北边的是赵,三晋大地,一般也多用这些作为国号。

因此,在乱世的十六国、五代十国时期,大量以地域命名的国家,国号来历便是此。

接下来只剩下了中间的“天元”了,中间的是魏国。“魏”是战国早期霸主,早期称霸中原,后期信陵君窃符救赵,也多次击败秦国,邺城便是魏国之地,因此后来得名“魏郡”,曹操被封为魏王,封于此地,因此曹魏的国号叫做“魏”。鲜卑拓跋氏自称黄帝后代,入主中原后崔浩建议取得国号就是“魏”,因为“魏”的意思是“大名”,而且魏也象征着中原大地,鲜卑拓跋氏迫切想要进取中原,拥有中原正统的身份,所以鲜卑拓跋氏的国号也叫做魏。唐朝时期的魏州、魏博军镇、北宋的北京大名府,地名全部来自于魏。

魏国都城开封倒是例外,又叫做“大梁城”,所以“魏”又称为“梁”,历代定都开封的大多国号叫做“梁”,其实也是“魏”的同名。

由此,我们得知了,天下九宫格已经定好了,没有了韩的位置,中原的韩被魏所取代了。而且韩国地域狭小,拥有的地名大多已经有了固定的称呼,比如灭掉的郑国,保留了“郑”的地名,今天河南的新郑、郑州地名皆来源于此。秦赵长平之战的起因在于对韩国土地上党郡的争夺,上党郡后来在隋朝被设置了“潞州”,因为古代这里住着潞族,后来此地也就叫做“潞”,而不是“韩”了,尽管此地还是唐明皇曾经的封地。

因此,后世如果有在韩地兴起的,往往就归到宋魏梁等称号之下,尤其是魏,与韩的地域重合,历代定都中原的,大多叫“魏”。因此,历代没有国号叫“韩”,很明显被同样代表中原的“魏”所取代了。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