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新闻网

在唐朝中后期宦官的权力到底有多大是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点击:[14]人次

在唐朝中后期宦官的权力到底有多大?是怎么做到的?

在中国历史上,如果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宦官专权。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小编一起看下去。

一提到权宦,我们总会想到明朝,毕竟诞生了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大太监,事实上唐朝中后期的宦官之祸,比起明朝来简直有过之而无不及。李辅国、俱文珍、王守澄、仇士良、田令孜等宦官,他们不仅专权横行、无恶不作,甚至明朝宦官做不到的逼宫弑帝他们也是手到擒来,那么唐朝的宦官是如何一步步崛起的呢?两次大事件起到了关键性影响。

事件一:安史之乱,宦官开始掌握朝政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标志着大唐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爆发,叛军直逼长安之际,唐玄宗仓皇出逃,而太子李亨则在宦官李辅国的辅佐下在后方安抚百姓,并在马嵬驿配合禁军将领陈玄礼发动兵变,此后辅佐太子李亨北上灵武。

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唐肃宗本就生性懦弱,因见李辅国忠心拥戴,便视其为左右臂,赐名“护国”,后又改名“辅国”,将军政大事全部委托于他。

重回长安之后,李辅国已经是大权在握,天下大事几乎全部取决于李辅国,朝臣奏事必须先经过李辅国,官员升降也需要经过李辅国,朝臣想见皇帝更是需要经过李辅国,就连皇帝的诏书也需要李辅国署名才能施行,大权在握的李辅国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宦官宰相,更是被人以“五郎”尊之,而当时的宰相李揆甚至称李辅国为“五父”。

遭遇兵变的唐德宗带着皇妃、太子、诸王等仓皇出逃,由咸阳到奉天,护驾的只有宦官霍仙鸣及窦文场。李怀光后来跟朱泚决裂,逃往河中,朱泚陷入孤立,唐大军进逼长安。朱泚和姚令言向西奔逃,抵达彭原的西城屯(今甘肃省镇原县东)途中被部下梁庭芬、韩旻等杀死。其余党源休、李子平奔凤翔,被李楚琳斩杀,德宗这才得以重返长安。

此事过后,唐德宗再也不敢相信那些大臣,反而对这些长期陪伴自己的宦官信任有加。窦文场、霍仙鸣因护驾有功,事后被加封神策中尉。虽然之前宦官经过皇帝同意也可以执掌兵权,然而此事之后,宦官执掌禁军则成为了定制。

军权在手的宦官顿时权势滔天,掌握有军政大权的宦官们,在此后的大型政治事件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发展到最后,他们不仅掌控着京城的安危,甚至足以凭借军权掌握皇帝的生死。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国旅

昆明国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