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被逼退位的太上皇退位后生活如何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点击:[16]人次
有哪些被逼退位的太上皇 退位后生活如何?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合起来说一下吧。“太上皇”之称,并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皇帝授给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唐代学者颜师古曾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但纵观漫长的历史,亦不尽然。在帝制时代,虽然“皇帝”前后递嬗,纷沓而至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寥寥数人而已。
网络配图
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他最具特殊性的典型性。特殊在于他的退位不是被迫而是自觉的;乾隆一生励精图治,处处以皇祖康熙为楷模,晚年自号十全老人。他在位60年后即自动传位于儿子爱新觉罗·颙琰(即嘉庆),事前他曾说过:“若蒙昊苍垂佑,得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纪元六十,以增减之数”。
点击看大图1796年正月一日,正式举行传位仪式,亲将宝玺授予嘉庆帝,颁诏自称太上皇。其典型性在于他的归政:虽居太上皇之名而行皇帝之实。按清朝制度,退位后应迁出养心殿移居宁寿宫,训政亦然。而乾隆改归政为训政,仍在养心殿处理刑政,一直到死,而让嘉庆皇帝居于毓庆宫。尽管他一再说:“寝兴六十养心惯”,但事实是最好的明证,他训政到底亦未归政,仍然享受皇帝的神圣职权,嘉庆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甚至在训政后,清宫的“时宪书”仍称乾隆六十几年,足以说明还政极不彻底。所以,乾隆退位后权力也始终在皇帝之上,“太上”之名不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