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位置并不好为何却能够率先称雄呢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点击:[14]人次
魏国位置并不好,为何却能够率先称雄呢?
公元前453年,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三家分晋,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在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
公元前453年超级巨无霸晋国被韩、赵、魏三家肢解瓜分以后魏国继承了晋国最富庶、最肥沃的南部地区,该地区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人口众多,但集齐这些优点的同时缺点也比较突出,那就是这块区域太过平坦、在刀光剑影的战国年代里这样的地理位置防守起来比较吃力,而且魏国的四面八方大国林立,它正好位于各诸侯国的正中间,从战略角度看极为被动。
韩、赵两国立国之初普遍都是野心勃勃、急于外扩,只有魏文侯开国后深刻认识到了不强则弱、不变则亡这一点,于是他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变法改革,改革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除此之外魏文侯还提拔、启用了大量的贤良之才,大名鼎鼎的翟璜、李悝、乐羊、吴起、西门豹都是其中之一,在众多因素的混合作用下魏国终于腾飞起来了,它成了七国当中最拔尖儿的一个,此时的六国还都不太了解变法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或者说有心一试但碍于各方面的阻力而迟迟没有行动,在这种绝对的优势下魏文侯开始了他的称霸之路。
公元前419年魏文侯对秦国的河西地区发起了进攻,此次统兵的大将就是威名赫赫的吴起,当然那个时候的吴起名气还没这么大,秦、魏两国交战的结果是五十万秦军被五万魏武卒打的丢盔弃甲、大败而归,此后的几十年一直都是魏国吊打秦国,而彼时的秦国只有挨打的份儿。
总的来说,魏国的崛起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是指战国这个时间点正处于中国从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折点,只要把握住机会,就能实现弯道超车,只要站对了风口,魏国想不上天都难。所谓地利,就是魏国独特的地缘环境。魏国虽然被强敌环绕,但魏国同时也拥有两个坚定盟友,只要三国联盟不散,他国就无可奈何。
所谓人和,是指魏国国内独特的政治环境。由于魏国的立国过程特殊,所以魏文侯为了防止自己手下的大夫以同样手法瓜分自己的国土,所以一直遏制国内贵族势力的发展。加上魏国是一个新兴国家,所以国内的贵族势力不足以限制李悝变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由于楚国贵族势力的疯狂反扑,吴起身死,变法终止。
但是由于魏国狭小的国土面积和特殊的地理位置,魏国虽然能够先发制人,但终究后劲不足。没有广阔的国土纵深和众多的人口,就无法坦然面对周边强敌,地处中原腹地,就必须维持好三国联盟。在这种情况下魏国的发展容错率极低,一着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所以紧接着韩赵,就被秦国吞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