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本有希望覆灭清朝为何最后失败了呢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点击:[16]人次
张献忠本有希望覆灭清朝,为何最后失败了呢?
张献忠是明末清初一支颇有实力的起义军,他占据西北地区,如果联合其他起义军,本有机会将清王朝覆灭的,但是各个势力的分裂打破了这个可能。
张献忠牺牲后,大西军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等将领的带领下渡过长江,由贵州进入云南。顺治三年,大西军攻入云南。四月下旬,到达昆明。五月,孙可望被推为盟主,全权指挥平定云南的斗争。
孙可望等把云南作为反清根据地,从各方面予以建设,成绩颇为可观。政治上,废除大西国号,改用干支纪年。孙可望称平东王,李定国称安西王,刘文秀称抚南王,艾能奇称定北王,由孙可望主持全局。为便于老百姓进言和伸冤告状,孙可望设登闻鼓。经济上,注意减轻老百姓纳税负担,把田租减到十分之一。注重保护民间贸易,发行货币,活跃商品流通。军队建设方面,严整军纪,严禁骚扰百姓;加强军队训练,增强战斗力;提高士兵待遇。民族和宗教政策上,注意笼络当地的少数民族贵族、土司、官吏,尊重当地的佛教信仰。
云南安定后,孙可望等从大局出发,决定出滇抗清。当时永历政权处境困难,为取得大西军余部的支持,永历帝封孙可望为冀王,孙可望拒不接受,永历政权不得不让步,封其为秦王,双方分歧才算暂时解决。孙可望以贵州为根据地,并作出军事部署,由他和李定国攻湖广,刘文秀攻四川。李定国率军支援,会合冯双礼进攻靖州。李定国部一路大捷,收复湖南大部分州县。
李定国祠。李定国祠位于云南勐腊县勐腊镇东北侧曼嘎村山坡上,是祭祀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大西军领袖李定国的祠堂。李定国在勐腊病故后,当地傣族奉之为天王神,尊为汉王。康熙初年,当地群众在李定国墓遗址上建造李定国祠,又称“汉王庙”。每年春节,当地群众宰猪杀鸡敬供、祭奠,此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永历朝廷是南明史上存在最久的政权,在反清战争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但由于内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消耗了实力,最终被清廷剿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