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是白起的巅峰为什么秦昭襄王为此要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点击:[14]人次
长平之战是白起的巅峰,为什么秦昭襄王为此要杀了他?
说到白起,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
对于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指挥过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不过,对于白起来说,长平之战既是自己的巅峰,也是自己被杀的导火索。公元前257年,白起行至杜邮(今陕西省咸阳市任家咀村),秦昭襄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那么,问题来了,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为什么要赐死白起呢?
四
最后,原本就因为功高震主而对猜忌白起的秦昭襄王,又对白起增加了愤恨情绪,此外,再加上范雎在一旁的添油加醋,最终促成了一道赐死的命令。总的来说,对于白起的一生来说,长平之战既是白起的巅峰,也是白起被杀的导火索。当然,正如孔子所言“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在白起被杀后,秦人“以白起死非其罪,无不怜之,深表怀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灭六国,建立秦朝。在秦始皇即位之后,念白起劳苦功高,把他的儿子白仲分封于太原,千年之后,白氏家族诞生了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唐朝时期,白居易在《太原白氏家状二道》中追忆先祖白起,这样写道:“后非其罪,赐死于杜邮。秦人怜之,立祠庙于咸阳,至今存焉。”而这,无疑是秦国上下对白起功绩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