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条约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为什么会签订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点击:[15]人次
乙巳条约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为什么会签订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将中国的势力赶出朝鲜半岛,加紧对朝鲜的控制。此后十年间,日本与俄国在朝鲜展开了激烈的竞争。1897年,朝鲜改国号称“大韩帝国”,尚算是一个独立的国家。1901年,日本桂太郎内阁成立,前日本驻朝公使小村寿太郎出任外务大臣,决定对韩国采取积极政策。自此以后,将韩国“保护国化”已列入日本桂太郎内阁的政纲。尽管大韩帝国政府一再宣布“中立”,也得到欧美列强某种程度上的支持,可是在日本的干预下一筹莫展,这表明了日本将韩国变为其保护国的目标已经十分明确。
在这种背景下,韩国国内迅速分化为两派,一派采取亲日态度,并且在1904年8月由宋秉畯、李容九出面成立了亲日团体——一进会,全力为日本服务;而大部分韩国人民则对日本的侵略坚决反对。19世纪末韩国曾掀起独立协会运动,要求实行议会政治,但遭到了大韩帝国政府的武力镇压。到日俄战争期间,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部分有识之士再次提出设立议会,伸张民权,限制君主专制权力,以此来凝聚全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日本听说这个消息后,十分慌张,忙派伊藤博文在1904年3月17日以大使来韩“慰问”,实则是瓦解韩国的民权运动,挑拨韩国君民关系。他利用大韩帝国高宗皇帝(李熙)对深忌民权的心理,对其说道:“现在,韩国国内主张民权者甚多,这是对陛下权力的无视,日本的本意是维持韩国的君权。”这话正中高宗皇帝下怀,高宗对近臣说道:“伊藤是日本有权势的元勋,向朕谏言无失君权;我国臣民却要设置议会,削弱君权,这像什么话!”这时的高宗皇帝对日本竟有一丝好感,再加上一进会等组织为虎作伥,因此日本的侵略政策推行的十分顺利,这为次年签订《日韩保护协约》(乙巳条约)、将韩国变为其保护国做好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