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文化正午

张继的婚姻生活如何真正让他扬名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1日    点击:[11]人次

张继的婚姻生活如何?真正让他扬名的是什么?

说到张继,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张继,谜一样的大唐诗人,新旧唐书难寻其踪,留给历史的身影也极其模糊,只知他天宝年间在世,与刘长卿、皇甫冉同个时代,生卒不详,身世无考,和王之涣一样,只能从好友的一些墓志悼文中窥见一二。

如果不是千年以前某个晚上寒山寺夜半的钟鸣,或许今日,我们都不知道张继是何许人也。

如今我们说起张继,大都因为那首《枫桥夜泊》,他因为铨选落选而写下的这首诗,很多人看来,张继便是一个典型“落第文人”的落魄形象,可其实,张继不仅没有落第,而是风光中了进士,只是在最后的铨选中遗憾被淘汰,按当今的话来说,就是笔试过线,却在最后一轮的面试中被刷了下来,单从这点来看,张继似乎并算不上是落魄。

当时正值天宝年间,唐由盛转衰,动乱一触即发,众多文人士子因此错过了当权者的关注,人生节奏被彻底打乱,这并不奇怪。

同时期的皇甫冉,才华横兴,佳作不断,一生也总身居低品小官,无升无迁。

刘长卿官运也极度不畅,几度迁谪。

诗圣杜甫更不用多说,一生漂泊,凄惨潦倒,最终病逝孤舟。

若论落魄,或许真正落魄的是那个时代!

赫然逝世,声名渐起

可惜的是,张继官途极其短暂,大历末年任盐铁判官仅一年多后,就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了。

张继死后,他的好友刘长卿曾作悼诗《哭张员外继》来挽悼他,那是一首长诗,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张继一生的窘态与不甘:

...故园荒岘曲,旅榇寄天涯。白简曾连拜,沧洲每共思。抚孤怜齿稚,叹逝顾身衰。泉壤成终古,云山若在时。秋风邻笛发,寒日寝门悲。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

尤其是“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可见其晚年的落魄不堪,家无积财,逝后竟没有钱及时安葬。

张继就像是世间的一个过客,一无所有的来,然后一无所有的离开。

直到他身后多年,因为高仲武的整理和编辑,那首《枫桥夜泊》才慢慢为人所知,历代诗选,皆收入此诗,至今千年,举为名篇,传诵众口。

更值得一说的是,此诗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在其他国家也颇具影响力,在日本还被选入小学课本,1929年,日本在青梅山筹建了一座寺庙,亦名寒山寺,立石碑一座,上刻此诗,建有“夜半钟声”钟楼一座,在附近溪谷清流之上还架起了“枫桥”。

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声名鹊起,这样的人并不少见,杜甫如此,梵高如此,曹雪芹如此,张继亦是如此。

生前的潦倒,身后的荣光,或许并没有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晚上,因为寒山寺的钟声,让那座枫桥走过了无数文人墨客的身影,一首首锦绣诗篇将缱绻在中国文化里的那抹愁绪渲染到了极致。

张继来过: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杜牧来过: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陆游也来过: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