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开课啦

有些药对老人伤害更大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7日    点击:[24]人次

有些药对老人伤害更大

近期,日本老年医学会公布了年龄超过75岁的老人更易出现副作用的几类药。根据临床经验,我国60岁以上老人服用下面几类药时也要注意种类和剂量的把控。

解热镇痛药。老人由于机体代谢减慢,服用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等解热布洛芬。

降压药。老人服降压药利尿剂,它可抑制胰岛素分泌而升高血糖。

强心药。老年人肾排泄较慢,服用强心药更易出现心律失常、视觉模糊等不良反应。因此,老人使用强心药需遵医嘱选用合适种类。如洋地黄为慢效强心药,发挥作用时间较慢,持续时间较长,一般用于需长期服药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地高辛为中速强心药,起效时间比洋地黄快,但排泄时间也比较快,蓄积性较小,适用急性心衰已得到控制,但还需一定疗程巩固的患者。服药期间,患者应遵医嘱进行血药浓度检测,以便及时调整药量,最大程度避免不良反应。

降糖药。老年糖友用磺脲类降糖药如格列本脲等,更易出现低血糖,因此可遵医嘱用二甲双胍等不易引起低血糖的药。老人多体型肥胖,二甲双胍能减轻体重,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但需注意,若服用期间出现呕吐、口中异味等不良反应,要及时就医。此外,阿卡波糖可明显降低餐后血糖,且不引起低血糖,适合于轻型老年糖友,但用药后可出现腹胀等副作用,症状明显需就医。

泻药。老人胃肠功能减退,常会服用泻药来治疗便秘。但使用刺激性泻药如比沙可啶可引起呕吐、腹痛等症状,并且长期使用,会使肠黏膜应激性减退,导致即使有粪便在肠中停留,肠道也“无动于衷”的状况。同时,由于胃肠道对水分吸收能力下降,服用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可导致水分大量丢失,严重时可出现脱水、高钠血症等。所以,一般情况不推荐老人长期服用泻药,出现便秘应从调整饮食开始,如多吃芹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规律作息等。

an眠药。老人神经系统较脆弱,服an眠药更易出现不良反应,如长期服苯二氮卓类药可引起跌倒、记忆力减退等。若失眠不是特别严重,一般不推荐用药。可通过加强锻炼,保持心情愉悦等来调整。此外,长期使用后突然停药可引起头晕、肌肉震颤等戒断症状。老人遵医嘱停药时,一定要逐渐减少药量。

抗抑郁药。丙咪嗪等三环类抗抑郁药在老人中更易出现低血压、记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且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老年患者尽量选用新型药如度洛西汀、舍曲林等。同时,应对症选药,如抑郁伴慢性疼痛者宜选度洛西汀;抑郁症伴有冠心病的患者可选用舍曲林;睡眠差体重低者可选有镇静催眠和增加体重作用的米氮平等。

还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上述药物在60岁以上的老人中易出现不良反应,但也不用过分担心,只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服用,就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降低风险。

建材与装饰编辑部

中外食品工业官网

现代经济信息官网

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