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生活常识的片段好故事就在这一分钟原来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6日 点击:[16]人次
文|缘来酱子
有一个边境杀 手长途跋涉到了内陆,吃了一家非常好吃的酸汤鱼,从此他就在这家店旁边租了个房子,隐姓埋名。
后来酸汤鱼的老板要回老家开饭馆,边境 杀手为了吃酸汤鱼,就随老板去到他老家。
边境杀 手依旧隐姓埋名,一大部分时间看书,也吃酸汤鱼。
老板和他成了好朋友,后来老板把做酸汤鱼的手艺传给他。
边境杀 手学会了以后,又长途跋涉回到了边境,又过上了杀手的生活。
只不过他在每一次杀 人之后,都会给自己做上一锅酸汤鱼吃。
这个边境杀 手的故事,来源于“读客”总裁刘按的短篇小说集《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那么好》。
如果说小说是人生的舞台,那么,最短篇的小说就如闪耀的火花,如迷你剧场里的惊叹号,在最少的文字、最精简的情节间,包容最饱满的意涵与张力。
看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那么好》这本书,会发现作者刘按是不拘长短最会讲故事的人。
意大利作家乔治•曼加内利有一本《100》的小小说百篇,而刘按的《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那么好》也写了荒诞、搞笑、诗意、哲学、想象力爆棚的123个短故事。
故事虽然短篇,但是刘按却把想象空间的主权,交付给读者。
以色列小说家埃特加•凯雷特被《时人杂志》赞誉:“他能用六个段落写出别人花600页也写不出来的东西。”。
而刘按只写了百余字的故事,已为读者描绘了一部电影的情节。
就算是没有深厚文学背景的读者,读这本书里的孟婆或西西弗斯,一点也不会吃力。
长篇小说如果是一桌国宴水准的大酒席,那么短篇小说犹如一道陈列得赏心悦目的水果盘。
李镜的小舅子在外地欠了赌债,急电要家里人凑钱救他,不然对方要卸了他一条腿。
李镜不敢一个人去送钱,找了小舅子的哥们儿王万文,他是个结巴。
他们坐上了绿皮车,在火车上,俩人之间到底谈了什么,没人知道。
坐了一天一夜,当李镜走下火车的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个结巴。
火车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你认为李镜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是经刻意练习的结果?
脑洞大开的短故事引人遐想,无厘头又有趣。
短篇小说希望能以最少的文字,表现最大的内涵;使读者在几分钟之内,接受一个故事,得到一分感动和启示。
短篇小说是言简意赅的袖珍精品,它运用了极小的载体,呈现最大的艺术内涵,调动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洁厕液为什么是蓝色的?
因为蓝色在人们的固定印象中,代表的是天空的颜色、大海的颜色。
所以在我们的印象中,看见蓝色我们会联想到纯净。
洁厕液之所以是蓝色的,就是因为发明洁厕液的那个天才,希望我们能够按照他所设计的去思考。
事实上,大多数人确实也是这样思考的。
作者用纯真的心、慧黠的眼观察这大千世界,以幽默的笔法写出生活的点滴,诙谐而练达地刻画人间故事。
在这本书里可以看到短篇小说的题材是源于生活的。
它跟其他文章一样,创作灵感源于生活,题材越贴近生活越好。
因为短篇小说的篇幅有限,能表达的主题不必太复杂,可以不用大量文字去交代故事背景,或复杂的人物关系。
因此以简单的生活题材,引起读者的共鸣,就是短篇小说最佳的创作元素。
事实上,短篇小说并不只是局限于生活题材。
短篇小说跟其他小说一样,有校园、科幻、反映社会、爱情、武侠等不同类别,题材可以广泛而丰富。
它的特点也是明快乾脆。一篇小说只需带出一个故事主线,登场的人物可以不多,甚至是寓言的动物。
书里有一篇“马牛和牛马”的故事挺有意思的,马牛的本质是牛,牛马的本质是马。
两只都想看到对方的变身,斗来斗去,看到的对方都是自己。
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
人生就是故事。
生活中到处都是创意,反向思考,越不可能就越有可能,只要不被常识框住,适时放松大脑就会迸发灵感。
人类与生俱来有就爱听故事,故事是我们最原始如何学习最有效的方式。
而大脑又有种本能,会遗忘不重要的信息。
这时候,转换为故事的内容,就特别容易被记忆。
所以好故事是不拘长短的。像刘按书里写的一篇“分歧” ,不到40个字,白日与黑夜的来去之间,是我们对世界的分歧。
我认为也是存在于宇宙、大自然间的分歧。
好故事就是好故事,往往开放式的结尾,足以增加读者的思考空间。
看的是轻松有意思的故事,思考的是人性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