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微电影

小海生活小常识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广东冷知识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6日    点击:[16]人次

广东(简称“粤”),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是太古“南海盘古国”所在地,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广东地处中国大陆最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临南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有丹霞山、长隆欢乐世界等。公元前214年,设立南海郡;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改广东道为广东等处行中书省;1949年11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无论你是祖孙三代久居于此的老广东人,

还是因为求学务工到此的“新广东人”

这些知识都很冷!

01:清朝的广州包括今天的广州、东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中山,以及部分的佛山、江门。什么珠三角?以前有个响亮的名字:广州府!

02:珠江的入海口一共有8个。从东莞的虎门,一直到新会的崖门,横跨100多公里。东江、北江、西江三江不是直接流入大海,而是在广佛汇会,再一分为八。这在以水运为核心交通方式的古代,广州想不做中国的南大门都难。

03:广东有8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分别是广州、潮州、肇庆、佛山、梅州、雷州、中山以及惠州 (全国共123个)。

04:汕头是中国唯一一个市区有内海的城市

05:深圳是深水沟的意思,盐田顾名思义原来晒盐的,沙头角有个血腥的传说——那边是抓获海盗杀头的地方,后改名沙头。

东莞是因为盛产制作草席的莞草。

江门一名在粤语发音里非常微妙,与肛门同音,大概肛门西方医学传入之后的合成译词吧,感慨“既有江门,何生肛门”。

汕尾的命名,则源于城内起至现凤照街止的一条沙陇线(古海岸线),当地有“红葫芦、沙坝尾”之谚语,即谓此沙陇线。汕尾港老市区因地处沙陇线末端,故称“沙尾”,谐音汕尾。

中山原名香山,因奇花异草香溢数里而得名。

河源顾名思义为河流上游源头,因其事关港深等地用水,因此一直严禁发展污染严重的工业。

云浮,大概是广东最浪漫的地名之一。

06:菠萝的海

广东省作为一个跨热带与亚热带的省,再加上湿润多雨的气候,是个盛产热带水果的大省。比如菠萝,荔枝,香蕉等水果全国产量第一。特别是湛江的菠萝,占全国产量的40%,一年365天都有菠萝上市,称得上是“菠萝的海”。

07:中国第一高塔

广州小蛮腰——广州塔,是中国第一高塔,亚洲第二高塔。高度度600米,位于广州市海珠区。1976年,广州建成白云宾馆,高117米,成为当时中国最高的建筑,也是第一座突破百米的高楼。

08:粤菜

广东省是个美食大省, 俗话说得好“天下所有食货,粤东几尽有之;粤东所有之食货,天下未必尽也。”

09:莞是水草的意思,广州东面长满水草的地方就叫东莞。圳是田间水沟,深圳就是一条大水沟。深圳原来叫宝安县,1953年广九铁路恢复通车,县城东边的深圳镇由于是交汇处,人丁兴旺,商业繁荣,县城遂搬来此处。1979年更名为深圳市。群鱼游水叫做汕。明嘉靖年间,潮州府的韩江入海口形成很多沙脊,形同鱼游水,人们称之沙汕。北部是沙汕头,后来简称汕头。

10:广州 广府文化兴盛地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

潮州 潮州文化发祥地之一。

佛山 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南狮的发源地 ,明代时是南中国冶炼中心

肇庆 古封开是岭南最早首府,粤语发源地,汉代海陆丝绸之路的对接点之一。

梅州 客家文化发祥地之一。

中山 香山文化发祥地之一。

雷州 雷州文化发源地之一,徐闻县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之一

11:潮州工夫茶,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茶道的代表。民间有潮汕人“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

12:广东是中国唯一一个有一线城市的省份,而且还是两座。

13: 老广称吃早茶为“叹早茶”,叹就是享受的意思。广式早茶俗称“一盅两件”,也就是一盅茶,两件点心。“两件”种类丰富,其中的“四大天王”是指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和蛋挞。虾饺为公认的“四大天王”之首,早茶必点,是评定一家早茶餐厅的水准的唯一指标。

14:广东最高峰为石坑崆,海拔1902米,位于清远,同时也是广东与湖南的交界。

15:佛山是从一台电风扇起步,成为“中国家电之都”,全球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20世纪80年代初佛山掀起制造风扇的热潮,其中就有一个佛山人叫何享健,他生产的第一台电扇叫“明珠牌”风扇,后来改名的时候从“美的、明珠、彩虹、雪莲”中选了“美的”。(试想要是选了明珠的话……)

16:东莞是“世界工厂”,全国每出口20件玩具东莞就有3件,全球每8部手机就有1部出自东莞,全球每五个人就有1人的毛衣是东莞制造。

17:珠三角这么狭小的地方客运机场十分密集,分别有广州白云、惠州平潭、深圳宝安、香港赤鱲(普通话读liè)角、澳门氹仔、珠海金湾、佛山沙堤7个机场。

不足之处欢迎指点,互相学习感激不尽!

中国设备工程编辑部

物流时代周刊期刊

科海故事博览杂志社

饮食保健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