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资讯 >> 煤炭供应

生活中的鬼常识是什么意思湘江荐书丨一套有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06日    点击:[15]人次

小时候,每到农历“七月半”前后,总感觉有些后颈“凉凉”。大人们忙着祭祀,小孩子们便聚在一起,轮流讲道听途说来的鬼魂精怪故事,直让人听得浑身冒冷气。

长大了,也偏爱听鬼故事,对人死后要去的杳渺之邦,总有一些好奇。最爱听中国的鬼故事,有些故事不但并不太吓人,反而有趣,仿佛能一窥旧时民俗风貌、人文志趣。

中国是有独成体系的幽冥文化的。学者栾保群就将历代的鬼怪故事搜寻、整理,谈怪说鬼,出了三本随笔集子——《扪虱谈鬼录》、《说魂儿》、《鬼在江湖》。扪虱,是个轻松的姿态。虽然谈的都是并不存在的鬼怪,但作者引经据典,多方考证。在叙述各种类型的鬼时,以现代人的眼光作出心理学、人类学或历史学的解释,既是谈鬼怪,也是谈历史民俗和现实生活。

中国笔记小说中的“鬼”的类型繁多。鬼与鬼,必然不相同。“那一边”的世界是啥样?有什么制度?鬼的衣食住行又如何?

作者对各种鬼作出类型区分,对鬼故事的演变来由也说得清楚有趣——

“六朝时的刘敬叔《异苑》中曾有这么一个故事:三国曹魏后期,政归于司马,曹氏宗亲而素著人望的夏侯玄便被司马师兄弟砍了脑袋。夏侯玄的家人为之设祭,便见夏侯玄的鬼魂来到灵座享用祭品了。”他是怎么吃饭的呢?“脱头置其傍,悉取果食鱼肉之属以纳颈中,毕,还自安其头。”作者感慨:“这位夏侯渊的侄孙子,一向风流儒雅,对吃饭当然足够讲究了,不料死后却落得这般吃相!这吃相太吓人,也不合于卫生之道,而且把脑袋摘掉,颈子就成了一个铁皮烟筒似的进料的大管子,这对人体解剖也太过于无知。所以后来便极少见别的小说再用这情节。”

其实“鬼世界”,也是“人世界”。周作人说,“鬼确实是极有趣味与实益,此处可见中国民族的真心实意,比空口叫喊固有道德如何的好还要可信凭也。”鬼故事的编排,有时也有现实意义。宋元以后的理学,使得自杀成为一种实现节烈忠义的简便手段。这种畸形的道德完善,成为宋元明清的传统节目。且自杀者多为上吊。自南宋开始,就有了自缢而死者不能托生转世之说。

连袁枚都专门写了个鬼故事,说自缢而死的才女柳如是,作祟于人间,诱人自缢。作者剖析,正是通过编排这样的鬼故事,文人们间接地表达了对自缢以求节烈表彰的“忠臣”、“节妇”的不赞同。奉劝人们千万别为畸形的贞烈观自杀以及逼迫他人自杀。

咂摸这些“那一边世界”的故事,别有趣味。

作品:《扪虱谈鬼录》(1、2、3册)

作者:栾保群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文丨廖慧文)

传播力研究网站

城市周刊期刊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官网

运动-休闲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