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水下维修酷常德首次采用水下检测机器人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1日 点击:[16]人次
常德全媒讯(记者 代云)近日,常德市城市桥梁管理处邀请湖南科技大学工程检测中心的工作人员,首次采用水下检测机器人对常德武陵大桥的水下构件进行检测,也拉开了我市跨沅江特大桥水下基础检测工作的序幕。
常德武陵大桥横跨沅江两岸,桥梁水下基础大部分常年处于水位线以下,受水体的影响,水下基础检测具有较大的难度。常规检查不可见,使得一些“病害”没有及时发现而错失了最好的养护维修时机。为了更好的详细了解桥梁水中基础状况,为桥梁养护维修提供第一手资料,市城市桥梁管理处首次引进湖南科技大学工程检测中心的水下检测机器人对涉水桥梁进行“体检”。
常德市城市桥梁管理处监测科科长 刘小锋:2000年以前,那时候沅水一桥的检测基本是采用潜水员,但是沅江的水位比较深,主航道有20余米深,潜水员的水下作业相对来说比较危险。近些年主要采用水下探测仪,但水下探测仪不能自己行走,操作性差。
10月23日上午,记者随检测组乘船靠近大桥三号桥墩,工作人员把水下检测机器人放入水中,人在船上通过平板电脑操作,水下近15米的具体情况一目了然。每一个桥墩的检测时间约半个小时,整座桥检测完也只需要花费半天时间,相较以前的一个多星期,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检测出来的数据也更精确。
常德市城市桥梁管理处监测科科长 刘小锋:通过这两天的水下探摸,主要发现武陵大桥三号墩的下游和南岸的冲刷,形成了一个2米左右的冲刷坑,这是我们要及时恢复的。总体来说,沅江的水流处于水位变化不大,冲刷不是很明显,总体基数是安全。
据了解,涉水桥梁的水下基础检测一般是在枯水期进行,主要是对桥墩桩基础周围的地形及冲刷状况进行水下扫测,并查明河床断面和桥梁基础的变化,为桥梁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提供详实的数据。常德市将于本月底完成沅江特大桥水下基础检测工作。
常德市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出品,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