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维修门禁对讲以智提质常熟琴川街道从源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1日 点击:[16]人次
8月27日早上6点不到,家住常熟琴川街道创梦世纪小区的周先生来到智能过时投放点投放垃圾。“夏天的厨余垃圾放不起,一天不扔就要臭了。”周先生说,自己上班早,出门的时候就把家里的垃圾一起带出来扔掉,“别的小区垃圾房要6点30分才开,我们小区这个高科技的垃圾房挺好的,人脸识别登录以后,垃圾房的门就开了,扔垃圾方便多了。”
自垃圾分类“三定一督”全覆盖后,常熟 琴川街道为解决定时投放给上班族带来的不便,在创梦世纪小区引进了智能过时投放点,垃圾投放时间延长到了每天上午5点到晚上10点半,受到了居民的一致欢迎。与传统垃圾分类房相比,投放点还搭载了“5G+AI”技术的智能过时投放点在投放垃圾时需要居民实名登录,投放点的图像算法能自动识别垃圾中的混投情况,通过图像展示、语音提示,现场督导居民进行二次分拣。如居民不现场改正,系统不仅能将违规图像上传至后台,让社区及物业管理人员据此开展定向上门宣教、督导,还能组成完整的证据链,为执法人员精准执法提供依据。经过一个多月的试运行,小区的厨余垃圾投放正确率,从运行前期的90.7%提升到了97.6%。
同样有“智慧”的还有金桂家园的垃圾分类房。“请不要在非开放时间内投放垃圾。”从垃圾分类房传出清晰的提示语音,正不断强化着居民正确做好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这个声音的主人可不是普通的垃圾分类督导员,而是一个可以24小时“云督导”的AI智能机器人。
据了解,金桂家园是常熟首个智慧小区。除了已经建成的智慧电梯、智慧门禁外,如今试点的智慧垃圾房项目更是运用视频识别预警、算法比对和行为记录等科技赋能垃圾分类工作,帮助小区内各垃圾分类责任主体进行责任划分、分工协作和有序管理。该系统不仅可以根据居民的典型动作来识别非开放时间段的违规投放行为,还能播报语音进行警示和提醒。在常态化的运营过程中,AI系统通过面部识别精准定位到人,将助力解决垃圾分类业务中人工督导成本高、违规取证难等痛点问题,形成科学化管理模式,建立长效化监管机制,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管理效能,实现小区垃圾投放的闭环监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添翼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