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游游后感北京之行有感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 点击:[11]人次
北京的景点
短短不到两天的北京之行结束,我坐在回郑州的火车上,还有两个小时就到了。上大学以来,这应该是我去的最远的地方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现在都被用烂了。其实我现在发现,这两句话说的都太大,我们这辈子真的需要读那么多书,去那么多地方吗?或许,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下,需要读很多书;古代的交通不方便,所以不管去哪都会特别珍惜吧。我现在的感觉是,书不必多,但须将有用的文字细细品味,取其精华,化为内在。去的地方也没必要那么多,要陶冶性情,还是去名山大川;要开阔眼界,还是得靠努力。书的问题暂且不谈,开阔眼界要努力是什么意思呢?或许是我的表达还是有所欠缺,我觉得要细说的话,可以用我的经历来对比一下。
我来自一个农村小镇,在我考上大学之前,我甚至很少坐火车,更没坐过高铁,也没有去过什么大城市,我刚来郑州的时候还闹过笑话,从后门进了公交,被司机大骂。其实这只是我对这些规矩的陌生,现在的我已经基本上融入了城市的一般生活。
昨天来到北京,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天气很炎热,下车本来想进去北京大学。毕竟仰慕已久。可没想到被拒之门外,北大平时不对外开放。然后听一个骑三轮拉客的人说,北大清华都进不去,顶多可以在北大校门拍个照。随行的同学已经想放弃了,他觉得进不去就一点意思没有了,因为他本来还计划去清华食堂吃饭,想的有点多了。我还是想看看北大有名的校门,想拍个照片。我们就骑着共享单车去了。
北京大学校门
到了发现,原来北大的校门也不算很大,和自己的想象有差距,或许是它的名声大到让人们都会想象它的校门一定很气派,再加上摄影师们带着自己的这种想法对它的加工,我们自然也就这样认为了。拍完照,我和同学又去了圆明园。结果,同样的想法又出现了。原来圆明园也不是想象中的样子。这样的想法两天内不断出现。天安门广场,鸟巢,这些地方真正出现在我眼前时却没有那么惊艳,甚至觉得有点普通。
圆明园
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就是完全相反。我在上大学之前没有看过现场的音乐会或者比较专业的表演剧。当我第一次在学校大礼堂看了那么专业的歌剧,欣赏了那么激动人心的交响乐之后,那种感觉是从来没有的,就是感觉很震撼,很精彩。而以前我对现场音乐会的概念呢?顶多是从电视中看到那些触不可及的乐器,听到那些不熟悉的旋律,并没有产生什么兴趣,尽管我很喜欢音乐。这就和我在看到一直憧憬的天安门、圆明园的感受刚好相反。不知是我没有发现他们的美,还是事实就是它们本来就如此,只不过不知什么原因在人们心中被不断美化,让人一直怀有很大向往。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可能还没有对它们产生真正的感情。一切,都是未解之谜。
歌剧《茶花女》
但我知道,我经历的这些事情在逐渐形成我对世界的看法。我之所以说要开阔眼界需要努力,是因为我已经知道,不经过努力,就不可能直接享受别人好不容易获得的资源。对,就是资源。进不去清华北大是因为我没有考上,逛的很累是因为我没钱,一直在挤公交地铁。所有很容易获得的东西都不珍贵。
本文写于2019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