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怎么养好奶宝宝身体母乳喂养头三天是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7日 点击:[11]人次
近年来,母乳喂养的呼声非常高,许多妈妈在怀孕的时候确实都计划着要纯母乳喂养,但是孩子诞生后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每年8月1日-7日是世界母乳喂养周,在此期间,世界围产学会理事、中华围产学会名誉主任委员、知名妇产领域专家段涛教授接受了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为即将迎接哺乳期以及处于哺乳期的妈妈解答了一些母乳喂养期间饮食上的常见问题。
中华围产学会名誉主任委员 段涛教授
疑问一:母乳的质量会受到哪些方面的影响?段教授说,母乳的质量是跟妈妈的身体状况、饮食结构有关系。哺乳期妈妈的饮食会对婴儿有影响。中国各地饮食习惯不一样。举个例子,北方人有些地方是吃面,一日三餐就吃面,从早上吃面、中午吃面、晚上吃面、夜宵还吃面,营养是不均衡的。妈妈的饮食结构是从某种程度上会决定了母乳当中的营养成分,所以在孕期和哺乳期的时候,妈妈饮食结构的原则,应该遵循适量均衡多样化的原则。
适量:妈妈饮食上不能吃太多。现在中国的妈妈们刚刚生完孩子坐月子的时候,并不像大家想的存在营养不足,反而存在营养过剩、营养不均衡的情况。这是母乳喂养的妈妈们面临最大问题。过剩的营养对妈妈身体的恢复,对母乳喂养来讲带来的作用是个反作用。所以饮食一定要适量,不能暴饮暴食。
均衡:均衡是要求妈妈补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其他的宏量营养要素和微量的营养元素要均衡,不能某些营养补充太多,某些太少。此外,一些适量营养补充剂对那些不均衡的妈妈来讲是非常有益的补充。
多样化:多样化就是营养物质例如蛋白质的来源不要太单一,不能像有一些老的做法,整个坐月子什么都不吃,就是一天一个老母鸡,这虽然蛋白质质量够但是非常不均衡也非常不科学。多样化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让营养能够达到均衡,还有一个是食品安全。因为永远不知道在中国哪一天哪个东西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所以多样化除了保障食品的营养均衡,还保障了食品安全,所以要求是适量均衡多样化。
疑问二:母乳喂养的妈妈需要补充哪些营养素?既然说到妈妈的饮食会影响母乳的质量,那么对于哺乳期的妈妈需要补充什么样的营养素才能保证母乳的质量足够支撑宝宝的成长呢?对于这一问题,段涛教授介绍道,宝宝的生长发育除了需要蛋白质,适量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之外还需要各种各样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比如钙、铁和镁,和维生素A及维生素BCD等等,这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来讲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妈妈的饮食结构当中都要能够有所覆盖。
疑问三:为什么会出现母乳不足的情况?许多妈妈刚开始哺乳的时候都会遇到母乳不够的问题,段教授说其实这是由两个方面导致的,首先是妈妈的没有补充好营养;第二个更加重要的是在头三天没有坚持。
母乳的分泌是整个的反射的形成,泌乳要达到一定的量是需要一定时间来建立的。母乳喂养头三天非常重要,不可能每个妈妈生完了孩子马上就有非常多的奶,头三天她的奶量实际是不够的,是不足的。这时候需要宝宝不停的吸吮,妈妈的大脑反射皮层才会建立,从而形成非常好的反射来刺激泌乳素和催产素的分泌。泌乳素和催产素的分泌让她整个泌乳的过程能够建立,是逐步的过程所以要坚持。即使是第一天奶量不够也坚持下去,后面的奶量就会上来。如果哺乳期间的妈妈对这个知识不了解没有心理准备,第一天就觉得奶量不够,宝宝总是哭怕他饿,体重又在下降而去加配方奶,那就会前功尽弃。所以妈妈对这些要有思想准备,也要有解决方案。
头三天奶量不足是正常的,要坚持下去,奶量就会上来的。所以,妈妈要解决母乳不足的问题,首先身体要储备足够的这些营养要素,同时要坚持头三天早期坚持纯母乳喂养,到了后面大多数的问题都能解决。
疑问四:为什么有的喂配方奶孩子还能长得快一点、胖一点?中国有句老话,跑得快不是跑得最好的。虚胖和早胖就不是决定宝宝后面的成长最主要的因素。如果是纯母乳喂养,自然会有母乳量增加的过程。头三天孩子的体重是会下降的,而且母乳当中的这些营养的成分是根据宝宝自己生长的过程,会有自动调节的,它不会过量的,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通常在前面几天,体重会有自然生理下降过程,后面会慢慢赶上,他的体重增加也不会快。这些都是有好处的。母乳喂养的宝宝自然状态下他不会这么胖,他进入成年期之后,经过纯母乳喂养这些宝宝们发生肥胖概率会下降,同时发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这些慢性的疾病的发生概率也会下降。如果在生命的早期你不去坚持纯母乳喂养老是去吃营养成分含量比较高的配方奶,他可以早期长的比较快,份量长得比较重。但是对他进入长期的未来的生命的发展过程当中,他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疾病发生的概率是明显上升的。
因此,从宝宝的未来的健康的角度来看,段教授还是建议妈妈们能够尽量坚持头六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对于大多数的妈妈来讲,6月之内的纯母乳喂养是够的。当然有些少数的妈妈和宝宝会有身体的原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她没办法非常好地让宝宝有足够母乳,那适当加一些配方奶是合理的,但是首先要先去尝试着坚持纯母乳喂养,实在不够的情况下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之下有指征的去添加配方奶也是应该的,不能随意的去添加。
疑问五:对即将要哺乳的孕妈妈需要做哪些准备?有一些很细心的妈妈,可能从备孕怀孕的时候就想到母乳喂养然后为此做准备,那么对于这些妈妈,他们为了迎接哺乳期需要准备些什么么?段教授提出了三点:
1、心理方面的准备。要知道头三天母乳喂养是很艰难是有很大挑战的,是会遇到很多的问题的。遇到这些问题不要惊慌,在专业的人员的支持之下,指导之下会非常平稳的度过难关。
2、知识的准备。知识准备是你要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你要知道头三天的母乳喂养中需要补充的营养,同时其中这是正常的过程。你要知道问题的都是有解决方案的所以要有知识准备。
3、生理方面的准备。当然还有生理的准备,生理准备是在整个孕期在分娩期、哺乳期都得要按照适量、均衡、多样化的营养原则来准备自己的身体生理状况的调整,还有要适当地锻炼。在孕期在产褥期甚至在坐月子的时候,不要天天躺着除了吃就是躺着,应该做适量的运动。适量的活动让身体处在非常好的机能状态。
段教授补充,有了知识准备,心理准备,生理准备之后,对于妈妈,对于宝宝来讲这会是把整个分娩过程产后的母乳的喂养的过程会变成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甚至一种享受。因为在宝宝母乳喂养的过程当中母子的感情会增加,除此之外有些妈妈会告诉你的在宝宝吃奶的时候她会一种快感,因为宝宝吃奶的时候他会刺激她有生理反射,会有催产素的分泌。生理上有时候会把催产素叫什么?叫爱的荷尔蒙,所以不少妈妈会很享受母乳喂养的过程,所以妈妈们要对这么美好的过程要有期待不要恐惧。
疑问六:孕期每天补充0.8毫克的叶酸还有60毫克铁会对胎儿有超量吗?许多妈妈在孕期起就补充营养,例如叶酸和铁,但是网上有人说,每天补充0.8毫克的叶酸还有60毫克铁会有使胎儿畸形的风险。对于这一说法,段教授说这都是一些谣言和误传。在补充各种各样的孕期和哺乳期的营养要素的时候确实是有范围的,这个范围下限要满足它的有效剂量:要达到一定的剂量才会有效;上限是安全剂量,如果超出安全剂量是对妈妈或者宝宝的生理功能造成不良的影响。
但是现在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营养补充剂是都在两个的范围之内的,是在安全区间之内的。叶酸的剂量是正常安全有效剂量的范围之内,而且叶酸它是水溶性,吃多了是从小便内直接排出,不会在体内积蓄的,既然不会在体内积蓄就达不到所谓有害剂量。所以不会造成像大家所说的对妈妈、宝宝产生不良影响状态。
另外,每天60毫克铁补充也是在安全范围。无论是在孕期还是在母乳养期,有两个东西是妈妈和宝宝都需要的,一个是钙,一个是铁。中国的饮食结构当中,钙的摄入量是不够的,所以通常大多数人是需要补钙。当然如果整个的饮食结构是西方化的,吃了很多的奶制品不需要额外补钙。
其次,铁也是不够的。从孕期来看,符合贫血的诊断标准的准妈妈大概有30%。在这之上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妈妈是没有达到临床贫血的标准,但她铁的储备是明显下降的。所以对于大多数的妈妈来讲通常会建议去补钙和补铁的,因为从受精卵长成6到7斤的宝宝生出来之后,每个月都要再增加那么大的分量。孩子除了肉和脂肪之外,骨头其他的这些血液系统它最需要的是是钙和铁。如果不给合理的补充量,第一宝宝是不够的,第二宝宝足够了妈妈又不够了,因为妈妈吃的东西是要供两个人的量的:一个是宝宝需要,一个是妈妈自身需要。所以这个量是没问题的。大家要去看那些科学的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有官方的学术机构推荐剂量,而不是凭感觉说量多了不好如果你剂量太少有时候达不到效果的,通常是希望建议在有效的剂量和安全的剂量之间,只要在范围之内都是正常的,都是安全的。
看完了段教授的解答,相信不少宝妈妈们在心中对于母乳喂养也有了新的一些看法。对于如今大多数的职场妈妈来说,坚持纯母乳喂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能做好相关准备,科学母乳喂养,那么到后面实践的时候就会事半功倍。为了孩子能够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也值得这么做。